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

付永贵

恒山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30

【摘 要】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流程治疗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从某院最近几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临床流程应用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临床流程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较低,而且康复效率高,住院时间短。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流程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被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临床治疗流程;应用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随着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老年髋部骨折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该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就医,后期很有可能诱发其他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能致人死亡。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对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加以了解,本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研究。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某院最近几年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当中选取了534名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且经过临床初步诊断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在征得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同意后,展开了本次研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之后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其中192名患者不采用临床治疗流程法,仅使用常规治疗措施,另外有342名患者采取临床治疗流程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5ecce07261d96_html_1cffe6fcc944aeb6.png

治疗方法

未采用临床治疗流程的患者组按照常规手术和监护方法进行,本文着重对应用临床治疗流程的患者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阐述:

2.1住院后治疗流程应用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详细询问了其病史和身体状况,重点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用药史和行走功能等的情况。然后安排其住院进行了必要的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X光检查等。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向其详细说明了髋部骨折手术的具体流程,并对手术风险进行了如实告知。很多患者家属对于髋部骨折的手术都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认为通过手术可以让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实际上即便是通过手术对患者骨骼进行了固定,但是已经形成的伤害也是不能完全恢复的,其髋部功能还是会有所下降,手术是为了避免疾病恶化,延长患者的寿命。为了让患者家属明确手术目标,医护人员在术前就其中的利害关系向其进行了反复强调。

2.2手术前治疗流程应用

手术前医护人员向确认了各项常规检查指标符合手术要求,并邀请了内科和麻醉科医生进行了共同会诊,以综合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特别是对可能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的主要重要指标,比如心肺功能等,进行了考量。在确保可以进行手术后医护人员按照医嘱给患者使用了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手术伤口感染。为了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深静脉血栓风险,医护人员还引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了膝踝关节和腿部肌肉按摩。同时叮嘱患者在术前夜间禁食,米边因为手术麻醉而发生反流风险,但是也为患者进行了必要的输液,以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

2.3手术中治疗流程应用

本次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完成,且全程由麻醉师进行监护。对于股骨颈骨骨折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后外侧入路,以减少出血量和感染风险。存在合并关节疾病的患者,考虑到其术后的活动需求量,为其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关节囊外骨折的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为行髓内钉法,这种手术方法在转子下骨折、逆转子间骨折以及横行骨折条件下比较适用。

2.4术后治疗过程应用

术后为患者安置了引流管,观察一到两天,引流量较小则拔出。患者送回病房后医护人员为其安置了给氧机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仪器。术后六小时按照医嘱为其拔除了尿管,鼓励患者自行排尿,饮食正常安排,期间按压患者小腿肚,确保其无明显肿胀或疼痛,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使用了一定的止痛药物,同时引导患者自主深呼吸,以促进其咳痰,防止肺部感染。对于无特殊症状的患者,术后 24 h小时开始引导其下地活动,允许早期负重行走,除非患者骨质量较差或骨折较粉碎。为预防便秘,加强注意了补液,并叮嘱患者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等)。对药物原因引起便秘的患者,适当使用了轻泻剂。

2.5康复及出院治疗过程应用 

术后第 3 天,即可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量出院,进行患者及家属教育,发放康复指导手册,提供需要的辅助器具。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功能锻炼。于术后3、6、12个月以及1年后间隔6个月随访,如患者死亡则随访终止。如果患者无法门诊随访,则对家属进行随访。

4、结果

本组342例患者应用临床流程,192例患者未采用临床流程。应用临床流程组患者,其住院期间病死率、术后1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及总的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表2),且入院至手术时间、总的住院时间逐年下降(图1)。而两组间翻修率、行走功能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ecce07261d96_html_9683fe4cdf9c5d6b.png

讨论

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髋部骨折的检出率和就诊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之势,目前我国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是因为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而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有所退化,所以术后恢复效率会比较慢,而且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等,对髋部骨折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全周期、流程化临床治疗,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的管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使用临床流程后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 1 年病死率明显下降,住院周期也比较短,具有极强的应用优势。相关行业工作者日后应当继续努力完善本临床流程,争取老年髋部骨折获得更好的疗效,促进我国骨科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朱家鹏. 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J]. 健康之路, 2018(10).

何振东.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生存受益分析[D]. 2016.

曲振涛, 李世盛, 张述东. 关于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流程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 2016, v.35(04):94-95.

邹凤彩. 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v.15(73):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