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曹旭

新地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设计也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医院建筑设计而言,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融入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以此为患者和医务人员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对此,本文主要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上,对医院建筑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建筑设计

0前言

医院是为广大医患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的机构,所以在进行医院建筑设计时,应当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是外部环境、整体结构,还是内部的各个功能模块,应当都要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以及人文关怀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建筑设计理念也实现了新的转变,顺应时代的变化。建筑设计师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医院建筑设计中,打破了医院传统的建筑模式,并成为了当前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核心,旨在为广大医患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以及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应用于医院建筑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学校、体育馆等各类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际上就是将人的生理、情感需求与建筑结构设计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医院建筑设计中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谐性,才能够促使人与建筑之间的良性互动,也才能够更好地在建筑使用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基于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要求

2.1 创新性要求

在医院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根据实际功能,在整体布局方面大多数为矩形,三大功能分区程式化。这样的布置比较经济,但也偏于死板,容易给人“千院一面”的刻板、沉闷感觉。随着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不断的发展应用,医院建筑设计布局适应时代,日新月异,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根据不同医院的需求和功能,营造出新颖变化又温馨舒适的环境。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强调病人的情感需要,通过围绕病人的就诊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可以从动线梳理、功能分区及整体的造型和选色上进行创新,整合医院的诊疗流程,并适应病人的心理需求。比如大型综合医院梳理病人的动线并结合舒缓病人的心情,创造出”诊疗街”等新型空间;利用绿化装饰,或者室内装修选择轻松愉悦的色调,为病人营造明亮、舒适的环境和放松心情、战胜病症的心理暗示。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对患者家属使用需求的重视,结合陪护人员在医院陪护、生活及情感的需求。在建筑设计时,通过合理设置餐厅,满足病患及家属的饮食需求,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考虑到病人住院的行动困难及隐私需要,在病房增设盥洗室,提高病房使用品质,满足病患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在医院中增设休息室和咖啡厅,不仅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了更多休息空间,而且也提供了合适的探视场所,避免对其他病人造成影响,并活跃探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满足病患正常的社交需求,降低疾病对病患日后正常的生活社交活动的影响。总的来说,医院建筑设计需要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进行创新,才能够增添医院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使用者在工作、求医过程中方便快捷、身心愉悦。

2.2 舒适度要求

在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基础上进行创新时,除了需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功能需求,还需要在布局时要保证每一个区域的空间得到合理分配。平面设计在布局合理、动线流畅的基础上,应该使每一个使用空间尺度适宜、感受舒适。首先在平面布局设计时,应对对空间的使用人数和使用频次、使用时间进行分析,避免人流交叉、空间拥挤;其次充分考虑不同功能空间的舒适度和便捷性要求,在满足不同功能分区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增进关联功能区之间衔接的便捷性,综合发挥各个功能的最大作用。当然,同时也要考虑规划条件给出的资源和环境因素来进行设计,并且考虑节省经济投入,提高医院使用的综合经济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医院中除了病人和陪护人员为主要的使用对象之外,医护人员也是医院使用的主体,并且在使用时间上更长。在医院建筑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提高医护人员使用空间的舒适度。首先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域的到达的便捷性、独立性和相对隐蔽性;其次尽可能保证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区域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质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观察效果;再次医院的建筑技术设计中,为应用信息化技术留有足够的空间,简化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考虑医护人员内部交流学习的需求,增设合理比例的会议室及演示教室。除此之外,要考虑医护人员工作时长较长、投入度较高易疲劳的特殊性,充分预留医护人员的休息室,让医护人员能够有充分休整的良好场所。总之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诊疗环境,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实现的。

2.3 配合度要求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为了准确判断病情,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需要大量的医技和手术支持;并且很多病患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所以在医院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门诊、急诊、医技及病房的相互联系及配合效率这一问题,要结合不同类型医疗服务的需求以及医院规模,确保病人治疗动线中医院各个科室联系便捷,相互之间能够配合迅速,易于协调及高效沟通,从而提高治疗过程的效率。当然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优化平面设计、调整流线外,还需要智能化技术的支持。

另外,除了要保证医院内部设计的配合度之外,还需要保证医院建筑内部总体设计与周边环境条件相适应。比如合理选择出入口位置,在人、车流线设计中,要防止门诊流线、住院流线、医护人员流线、清洁物流线等各个流线交叉混行。

医院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的落实

3.1 总平规划设计

在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要想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该首先从一级总平规划设计开始着手,充分考虑医疗流程及使用动线,结合上位城市规划图及周边规划条件,使基地内部流线清晰独立,避免交叉,同城市友好连接。首先,在医院整体设计过程中,要确定各类出入口的位置。通过理顺城市交通流线,结合基地内部门诊、急诊、病房及污物处理的位置,确定各区的出入口,使其尽量分开;避免基地内各类人员动线的交叉;尤其传染性病患的动线设计应完全独立,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需要提出的是污物处理,要考虑城市常年盛行风的影响,结合绿化景观设计,置于基地角落、下风向。其次,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医院中对于停车场设置要求日益提高。既要方便救护车进出入,同时使病患进出方便、就医路线便捷。因此对于停车场的位置、规模与场地尺度也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停得下走得短;最后,在总平设计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到景观设计,通过高品质的景观绿化作用,为病人营造高品质、优美的环境,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层级。

3.2 平面布局设计

要想有效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医院建筑设计时,最重要的还需要体现在二级平面布局设计中,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兼顾经营者的要求进行医院建筑设计。设计者针对经营者的医疗工艺要求的梳理,进一步划分门诊、急诊、医技、病房中的不同功能分区。综合使用的医技部分建议居于平面的中间位置,方便各个区域通达,减少病患步行距离。并综合考虑就医、工作、清洁各个动线的设置,避免建筑内的流线交叉。同时根据经营者对医院规模、功能的诉求,合理设置各科室的数量和规模,并预留宽松的等候停留空间。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方面而言,医院平面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单体设计完善患者的基础设施,并且在人本主义的理念下体现了建筑的人性化。具体而言,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置医院大厅、便利店、银行、咖啡厅等服务功能区域,同时加强医院指示标志的设计,让使用者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区域,避免增加患者的就诊焦虑和压力;其次,立足于具体的医疗活动进行设计,保证医院手术室、走廊、病房以及各个检验科室的空间的合理设计,同时保证各区域的有效衔接,以此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医院建筑设计也应当要体现出与当地文化内涵相互协调,保证与周围建筑结构的相互协调,从美学角度体现人文关怀。

3.3 优化三级平面设计及室内设计

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还需要将其贯彻至医院建筑的三级平面设计及室内设计中。在三级平面设计中综合考虑就诊效率和舒适度的要求,对就诊范围内的各个科室的进行平面细化。即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等候、就医环境,也能够让医生有舒适的工作环境;结合患者健康恢复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供无障碍公共空间和老年服务设施。并且多利用色彩元素于医院室内设计中,通过温馨、愉悦的色调满足患者心理及情感方面的需求,以此缓解患者的压力;另外,在室内设计中应当要充分考虑到急诊、重症需求,设置绿色通道以及安全通道,打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的核心理念,应当需要从创新性、舒适度、配合度等要求进行医院建筑设计,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陪护人员及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落实到设计的各个阶段中,完成一个合格的医院设计,为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西周.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35):60-61.

[2].新一代的医院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绿色医院”[J].建筑技艺,2018(03):52-59.

[3]卢海清.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