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供电公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探析

李奎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 安徽 太和 236600

摘 要:由于历史原因,实际一线检修人员的检修思维模式还不能完全摆脱以往周期性预防性检修阶段对设备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制定检修策略时往往只注重局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完善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估手段以及科学的检修策略。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关于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导则正在各级供电公司中获得广泛应用,该导则集成了状态检修的基本原理和历史经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本文以该导则为基础,对导则中的检修决策部分加以研究应用,使之更具有客观性、准确性,并应用于供电公司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实践。

关键词:供电公司;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

1 前言

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供电公司,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一强三优"目标的提出,对电网的主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电网主设备要实现安全可靠运行,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设备完好率,才能达到电网坚强和供电可靠。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而进行的预防性作业。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减少设备维修的成本支出,必须优化、改进电力设备,对电力设备进行必要的检修维护。依靠创新管理和科技进步手段,提高变电设备状态的检修技术和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2 变电站检修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变电站检修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很多地区的已经采用了先进的零部件以及先进制造工艺设备,使设备制造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的发展。对于陈旧设备相比,这些设备已经具有了更大的优势性,对保障供电企业供电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电网改造以后,很多地区已经采用了非高压的设备,以及真空短路设备,设备的质量比较轻,应用起来很广泛。同时使用寿命也很长,具有容易拆卸的优点。所有设备的优化设备,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

结合实际案例,对变电站的设备状态以及设备运行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变电站的设备检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电站设备并没有完全的更新换代,有些设备的技术水平存在缺陷,使用材料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第二,对于一些生产开关的厂家,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开关的质量关,设备没有绝对的密封,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开关的使用性能,频繁的检修,也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第三,针对电压在6千伏到35千伏的中压供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有些材料适合或者工艺水平不高等很多现象,出现问题会导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失效,维修的力度很大。第四,从整体升看,变压器的使用性能等方面需要改善,很多制冷系统等存在一些缺陷,导致整个回路等存在故障,出现接头存在故障的现象。第五,变电站的外部因素存在运行的故障,如小虫子等落在设备表面,导致出现故障,给检修人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由于这些原因,对变电站设备而状态等方面进行检修管理师非常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的检修技术

3.1 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

针对变电设备的状态而言,其检修技术包含状态的监测技术、故障的诊断技术以及状态的预测技术等。通过状态的监测技术检验电力变电设备,不但能够实行在线监测,还能够实行定期的解体点检,即使在离线的状态下,也能够有效监测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主要指的是通过监测设备对电力变电分散控制体系、数据采集体系以及信息管理体系进行监测,体现各系统中的设备使用以及状态参数情况,完成对设备全面监控,把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的解体点检主要指的是当设备处于检修、运行低谷以及停运等状态时,根据有关的工艺需求与检修准则,解体设备,把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寻找出设备的异常因素;离线监测主要指的是通过超声波的检漏仪等,对于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行定期、非定期监测,从而提取运行的参数,对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了解。

3.2 状态的预测技术

一般来讲,状态预测主要指的是依据供电的需求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状态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报,从而设置出设备处于异常状态时的相关报警阀值,完成对设备运作的有效检测,并且对设备运作状态的走向进行预测。状态的预测模型能够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搭建在BP的神经互联网上,另一类搭建在灰色体系理论中。前者处于预测状态时,拟合精度很好,适用性较广,泛化水平强,有较强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与挖掘能力,而容错能力较高,一般是电力变电设备状态的主要预测技术。后者的短期预测成效较好,不会造成机械的磨损,一般用于该断路器的设备检测。

3.3 故障诊断的技术

变电设备状态故障的主要诊断技术分为比较法与综合法。系统的故障一般通过综合法来进行诊断,在诊断之前,需要先采集有关数据,可运用在线监测体系来采集数据,包含变压器的负荷情况、绝缘、油色谱情况以及运作温度等,此外还包含设备开关的离线数据以及监测数据等,经过这一数据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数据采集之后,对数据实行分析、整理,通过专家的系统匹配,取得最后的诊断结果。智能诊断体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包含人工神经互联网诊断系统与知识诊断体系。

当发电设备或者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通过人工神经互联网诊断系统实行诊断,而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通常通过智能系统实行诊断。比较法主要指的是经过射线、震动、噪声以及污染的诊断技术,取得诊断的结果,把诊断数据和过去的诊断性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间没有明显差别,则表明设备的状态十分正常,无缺陷或故障。

3.4 检修技术结构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结构主要包括三种,包括感知层结构、网络层结构与应用层结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与监测系统在状态检修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了解到电气相关方面的信息,包括变电设备的电压,变电设备的电流,然后再利用状态检修技术来展开结构感知。通过计算机与传感器来实现数据连接与数据储存。检修技术应用层结构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利用监测与传感器等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同时,还可以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进而进行相应的检修制度的制定。(2)在运行环境不佳,外部接线发生松动的时候,会造成变电设备引线出现振动,这个时候,可以从其余有效设备具体的振动来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在利用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发现其周边的温湿度变化比较大,应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尽可能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来检测,结合具体的情况,对人工神经网络智能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对以往检测数据的比较,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语

供电公司对其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满足电力用户电力需求的基础工作,理应得到供电公司的重视。供电公司在对其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管理上,应提高对检修人员的要求标准、采用先进的变电设备及检修设备、加强基础检修工作、构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系统,并时刻地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保证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电能源源不断地得到供应以满足电力用户的电能需求,这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炳海,曹春亮.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2]王照锋.商丘供电公司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张健壮.供电企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4]王聪.沈阳供电公司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