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应对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应对策略浅析

吕 欧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6

摘要: 中国已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在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2017年9月28日,工信部正式审议通过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提出将针对在中国境内销售乘用车的企业(含进口乘用车企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及新能源乘用车生产(NEV积分)情况进行积分考核,对于新能源汽车负积分未抵偿的企业,将被暂停部分高油耗车型的生产,直至下一年度传统能源乘用车产量较核算年度减少的数量不低于未抵偿负积分数量。这一政策将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车企来说,这意味着如果在上一年新能源积分为负数的话,将在第二年暂停相应数量的传统能源车的生产。面对此变化,车企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发动机+发电机”作为发电机组工作,具备工作时间少、发动机处于高效区工作特点,同时测试过程中电能的介入,使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油耗、排放得到进一步的降低,可轻松满足国家强制性法规。增程技术路线将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能源 増程

前言

依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增程式汽车纳入纯电动车类别管理。高效专用发动机产品可满足增程式、插电混等新能源市场的动力需求。

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解读

受汽车产业法规驱动和政策引导因素的影响,各大车企群雄逐鹿、加快新能源项目研发进程,造车新势力融资规模不容小觑、相继推出量产车型,鲶鱼效应增添了新能源市场活力。多家企业开发新能源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对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满足市场的新能源动力总成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随着国家对汽车油耗、排放的加严,传统内燃机满足法规难度加大,发展新能源已成大势所趋。在双积分管理办法实施、技术标准提高、购车补贴持续退坡的“萝卜加大棒式”监管模式之下,新能源车企获得的“萝卜”快速变少,大棒则愈加严厉。众所周知,工信部颁发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积分管理办法”)已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对车企向新能源转型具有强烈的推动力,从而促使更多车企投身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双积分管理办法作为国家供给侧的刚需政策,意味着汽车行业将从单一补贴激励变为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政策,通过积分制倒逼企业实现排放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车占比,将加速汽车行业优胜劣汰。规定车企必须满足燃料消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且给积分交易一定自由度,让落后企业为积分买单。针对没有达到要求的车企要受到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生产等处罚,将国家补贴压力转化为市场驱动力。组合拳的出手能够有效让车企摆脱高额补贴依赖,倒逼车企降成本、提技术,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化,从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到,要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目标为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500万辆。

从补贴额度和技术门槛来看,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逐步减弱,补贴退坡将倒逼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脱离补贴,走向市场化。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四部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 -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成为必行之势;

受国家双积分、补贴等政策影响,纯电动、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主要发展;

燃料电池电动车同样享受双积分、补贴等政策,但受电池技术影响,发展缓慢,并未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四、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受补贴退坡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继续呈现下滑趋势。2019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3%和4%。截止至2020年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42辆和10680辆,同比分别下降80.5%和72.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09辆和2228辆,同比分别下降89.5%和82.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0辆。补贴的退坡以及、双积分实施,预计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比将发生变化。

尽管世界各大汽车集团都有新能源项目计划(插混、纯电车型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但并未放弃内燃机动力,仍在继续深度开发节能减排技术。

未来汽车发展趋势——新能源化;

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内燃机参与的汽车仍为未来汽车市场绝对主力;

补贴退坡鼓励技术先进,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维持不变,纯电动汽车补贴门槛提高;

双积分实施,促进国际汽车业巨头在国内谋篇布局,予以应对汽车产业变革风暴;缓解国内传统动力油耗压力;

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涌现,新能源市场机会增多。

五、技术路线及应对策略

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发动机的介入,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里成焦虑问题;同时因动力电池作为能量的“蓄能池”,起到“削峰填谷”作用,在增程式汽车中发动机并不需要全程参与工作,因此实现了汽车的油耗降低。

动力电池作为“蓄能池”,增程式发动机工作时转变的电量可有效得到存储,整车可利用此份电能实现续航目的,同时也因电能的应用,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经济油耗点且非全程工作,油耗可有效降低。

目前行业内已有理想ONE、金康赛丽斯、吉利RE500等量产车型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并获得市场认可。

七、结束语

新能源混合动力发动机工作在燃油经济区,需具备较高效率,应用Atkinson循环、高压缩比、增压直喷、轻量化、电子水泵等技术,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要求。

具备混动系统发动机、变速器独立开发资源及独立供货的前提下,电机及控制器是实现驱动系统一体化供货的必备条件,是打通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核心环节。新能源驱动系统平台基于纯电减速器,拓展大扭矩减速器,开发集成式纯电动车驱动系统及混动结构,进一步通过发动机、电机、驱动系统的集成,开发混动车型专用驱动系统平台核心技术方案,可作为新能源车企动力驱动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汽车工程师之家》,2017.

[2]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新能源Leander新能源Leanderleanderl》,2016.

[3]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新能源Leander新能源Leanderleanderl》,2016.

[4]《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