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勋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剧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需求,同时这也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安全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未得到有效地解决,甚至某些安全管理问题有越发严重的趋势。这势必会阻碍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很大地阻碍。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重点围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的建筑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各地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大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这使得建筑施工行业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十分迅猛的发展。但是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例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滑坡、触电和机械伤害等,这不仅影响了施工现场作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工期的延误,更为严重的是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以及附近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威胁。除此之外,更有甚者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如期完成工期来节约成本和创造利润,还存在在施工现场弄虚作假和偷工减料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恶劣后果也是不可想象的。在此背景之下,落实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彻底根治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隐患,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营造稳定健康的建筑市场环境以及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是体系较为庞大且施工现场十分复杂的,掺杂着大量的人员流动以及各类材料的堆放,另外还包括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和调度,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通常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当前建筑行业中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部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国内很多建筑企业都十分看重效益的获取而轻视了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因此在具体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十分注重对于具体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在相关的施工环节中也没有关注到安全质量的保障受。另外一方面受到国内招标、投标机制的影响,存在大量的违规竞争行为,通过工程项目低价报价的方式来获得中标,这必然限制了工程总体投入的金额,最后使得分配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缺失,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保障,自然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不够,久而久之必然引发各类安全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匮乏的现状。(2)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相关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纵观国内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很多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不具备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甚至有的作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不注重对于各类保护措施的穿戴,经常性的使自己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再加上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往往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些行为一方面体现出其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施工企业对于该板块的不重视以及没有进行足够多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情况十分复杂而危险的施工现场,缺乏防范意识往往容易引发十分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于项目部的所有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种条件变化较大,容易造成施工组织安排的不合理,为安全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复杂的现场施工环境决定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正是由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使得施工组织设计经常出现安排不合理或需要变更的现象,在不断的变化中安全问题就会油然而生。另外,部分施工人员由于对施工现场不熟悉或者是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行为,这就使得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还有就是多数的施工过程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最后还要提到的是施工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例如各施工工种的交叉作业或者是施工现场整体调度混乱等。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效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3.1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确项目部安全管理责任

对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秩序进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出现故意降低工程成本以获得中标的行为。其次就是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完善以及落实,确保项目各个管理岗位以及全体班组作业人员都有详细的责任划分,在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的约束之下,所有管理人员和现场第一线的施工人员才能够有序的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和施工作业,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再次就是给予安全管理工作足够的资金支持,通过划拨专项安全管理经费的方式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真正落实。

3.2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对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进行提升,其目的就是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在良好的安全意识的主导之下进行更加规范的操作,并主动识别一些现场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工人安全意识的提升,可以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实现,相关管理人员要督促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并且在施工人员进场之时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人员施工作业之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的方式来普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注重对于遵守安全纪律、规范施工的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评优和奖励,使其产生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去。除上述内容之外,施工现场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好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预案的演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现场相关人员能应对一些紧急突发的安全事故,快速使用正确的应对措施以降低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将损失和伤害减至最低。

3.3完善施工作业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危险性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而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必须对相关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方案论证通过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并且还必须做到动态追踪和管理。我们就是要通过专项施工方案来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技术指导,针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防治措施,从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各项安全规定,在科学合理的同时也要兼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防护栏杆、防护网和安全警示标牌等基本防护措施必须安装到位,高风险施工作业区域必须涂刷警戒色或者悬挂相应警示牌,现场的施工区、生活区必须设置消防水源与消防设施网点,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加强管理和定期维护。施工机械、机具以及电气没备,应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定期进行检测,确定能够安全运行方可进场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需要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针对建筑市场秩序进行规范化引导和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安全应急方案等形式来细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等级,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Z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 2 ] 蒋忠伟. 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 [ M ]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

[ 3 ] 张宇. 建筑市场安全施工调查分析 [ M ] . 建筑科技出版社,2007.5.

[ 4 ] 张重技 . 浅析建筑施工与安全管理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