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浅谈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李小荣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所以,要高度注重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地开展,以期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分散型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体异味

 1现阶段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的基本情况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在实际排放过程中具有间隙性,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中含有大量的洗涤剂,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处理过程中难度很大。因此,对于处理需要时间久,实施有较大的考验。现阶段,农村污水处理既要遵循直接就地处理的原则,保障通过一番处理之后水质可以符合排放标准,又要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对分布式污水处理有较高要求。以前,在进行污水处理时相关主体的综合技术能力较差,比方说渗滤系统以及人工湿地等。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较为广泛地运用,这是分布式污水处理的大势所趋。

2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式处理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分散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促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的重要路径之一。科学、妥善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针对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处理给环境产生的影响,既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居民生活质量有利,又能有利于治理生活垃圾,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2.2 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式处理的合理环境管理是对居民生命健康负责的一种重要反映

由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会逐步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不断增多,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有许多污水形成。因此,要及时而又妥善地处理好居民生活与工程建设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污水与废弃物。因废水内存在许多污染物与细菌,防止由于废水直排导致居民生活出现二次利用污水状况,使居民的生命健康埋下安全隐患。

3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标准

现阶段,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有一些不存在,主要反映在评价体系、排放标准等上。所以,在运用分布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时,应结合分布式污水污染的实际情况高效利用各类污水处理方式。同时,要依据农村所在地区与发展情况、污水处理措施的落地给环境产生的影响出台分布式污水处理技术标准。再者,要充分思量水源的生产特征、排放特征与环境敏感性。众所周知,农村生活污水源自洗衣服、厨房、冲厕等,在处理农村污水时务必要对其实施分类处置。

4 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4.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在对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取得了大范围地运用。详细而言,首先要采取人工力量进行人工湿地的建设,建设的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基本类似,其是由水生植物、介质以及微生物组成的,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从根本上讲,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其实是化学反应、物理反应以及生物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湿地主要通过植物、基质以及微生物发挥出净化效果。经过人工湿地以后,污水内的基质将会被吸附与过滤,经过植物的转化、吸收、湿地微生物的分解、异化以及利用、植物的固定于代谢等过程的共同影响以及相互关联,最后的净化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依靠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既能有效确保污水处理质量符合要求,又要大幅减少污水处理的支出。目前,在大多数地区中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得到大范围地运用,主要体现在表面流、垂直流、潜流上。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相对分散,表面流与潜流的形式相对更为常见。

4.2 稳定塘技术

稳定塘技术的机理为:将菌藻类植物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对污水内的杂质进行处理,将污水内的有机物被吸附,对有机物进行微生物沉淀、降解以及过滤。通过采取此项技术,既可以使生活污水得到净化,又能减少运营维护支出,且基建投资少,操作相对便捷。然而,此技术亦存在不足之处,如:污水处理耗时长、占地面积广等。现阶段由于对诸多污水处理项目地系统探究分析,我国范围内打造了大量稳定塘。依靠稳定塘对污水进行长期处理,可以将其中的有害物质清除干净,促使水内的异味不断减小。

4.3 景观绿地技术与微动力生化技术工艺相结合

把景观绿地技术与微动力生化技术工艺相结合,能使分散型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经由集水井或格栅,生活污水将流入到厌氧水解池内。基于微动力设备的影响下,把空气引入到微动力好氧池,这样的话池子将进入到好氧状态。好氧微生物具有净化作用,可将污水小分子内的有机物以及氨氮去除干净,这种情况下污水内某部分化学化合物的指标大幅下降。在设定完微动力生化处理系统之后,即可着手进行景观绿地的设置,于填料床中安设土壤层与过滤层。由于植物的根系具有吸收、吸附、降解以及拦截的作用,将植物根系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要精细化处理农村污水,保障排放的水体水质符合有关要求。位于厌氧水解池的水体停留时长应超过15小时,同时需将高效的生物填料添入其中。在微动力好氧池中水体的停留时长应管控于10至12小时之间,要将高效的生物填料放入其中。在安设景观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思量实际状况,一般景观带面积以200m

2为宜。此污水处理系统单位水量所投入的资金应位于2500至3500元之间,这当中还不涵盖网管的费用。

4.4 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目前,在我国农村中沼气池得到了大范围地运用,其主要通过传统的化粪池以起到净化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从本质上看,沼气池是一种依靠兼氧滤池的处理方式、结合粪便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的管道的分布式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具体而言有合流工艺与分流工艺之分。在这当中,前者是经由共用管道,使生活污水与粪便污水到达净化沼气池;后者则为分类污水与生活污水分别通过各自管道到达净化沼气池。该技术有经济效益高、净化作用显著的特征,通过这项技术,污水可以按照相关规范排放。

4.5土壤渗滤系统

该系统主要依靠土壤进行过滤,以起到水质的净化作用,从根本上其基本上是依靠生物降解与吸附等手段达到土壤过滤、水质净化的目的,通过污水处理后所得的水可用在补给地下水上,确保所在区域的水量处于平衡状态。同时,土壤渗滤系统涵盖了地表水与地下水功能,将污水内含的病原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无机物去除。因土壤渗滤系统具有成本少、操作与管理便捷、简单等,目前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大范围地运用。然而如果操作不当,那么会大大提高土壤堵塞的可能性,减小其渗透性,导致此水流短路,甚至造成系统缺氧。为此,有关人员必须强化力度进行整改,比方说澳大利亚的专家采用暗管排水与土地过滤相结合的“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农作物灌溉中采用污水处理方式,使磷与氮等成分含有量大幅减少,确保水质达到有关标准。

5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人口分布广泛,地理环境和经济差异较大,造成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在处理农村污水时,必须结合实际状况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而非一味地照搬其他区域的处理方式,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办法。通过运用分散处理技术,能使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从而有利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霞.分布式处理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所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化工管理,2019(17)

[2]夏冰雪.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式处理的技术开发与应用[J].四川建材,2019(2)

[3]谢春生,黄建翔.农村生活污水分布式处理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