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8
/ 2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阳玲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出生后体重较轻,身高较短,其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成熟。且很多早产儿出现吞咽障碍、吸吮困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喂养难度,导致早产儿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育。据临床研究发现,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吮吸,能有效提升喂养效率,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研究非营养性吮吸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早产儿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营养性吮吸;早产儿;护理;应用;现状

前言

据临床数据显示,早产儿是死亡发生重点人群,同时是发生各种疾病的高危人群。早产儿相较于正常新生儿而言,发育较缓,且易受细菌感染,诱发疾病,严重者发生死亡。且很多早产儿出生后伴有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在营养不足,机体抵抗力、免疫力较低情况下,将增大早产儿病死率[1]。因此,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早产儿喂养困难问题,提升存活率。

1非营养性吮吸简介

非营养性吮吸是指在早产儿口中放入安慰性的奶嘴,没有乳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早产儿心理安慰,刺激新生儿吮吸条件发射,增强肠胃蠕动,从而改善胃部功能。在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护理过程中,在满足早产儿口腔满足感同时,还应安抚新生儿情绪,降低应激反应,促进肠胃对营养物质吸收,促进生长发育同时,改善早产儿生理行为。

2非营养性吮吸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2.1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

早产儿胃肠功能处在发育阶段,胃肠蠕动能力较差,且胃肠分泌激素水平较低,无法快速吸收营养物质,出现消化不良现象和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出生后,不能立即吸吮母乳,需依靠静脉营养供给维持生命体征,在长时间禁食过程中,导致胃肠功能发展迟缓,进一步加重喂养不耐受现象。经临床研究显示,约有一半以上早产儿患上喂养不耐受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为此,临床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进行研究,发现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吮吸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产儿肠胃蠕动,促进新生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临床在试验中发现,在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过程中,能有效刺激口腔黏膜系统神经,促进胃肠分泌胰岛素、胃动素及胃泌素,从而快速消化食物,提升肠胃功能[2]。但是部分临床专家认为,对早产儿进行常规喂养,也能有效刺激口腔黏膜神经系统,分泌胰岛素、胃动素及胃泌素。为进一步探讨非营养性吮吸在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对早产儿分别实施常规喂养和非营养性吮吸喂养,分析非营养性吮吸喂养的护理价值。常规喂养包括: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补充微量元素等。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是在在喂养整个过程中每隔15min内让早产儿吸吮未开孔的橡胶乳头,吸吮10min。研究结果显示,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喂养能明显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提升胃肠消化功能,促进早产儿更好吸收。

2.2疼痛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显示,新生儿对疼痛敏感性逐渐增强,在外界刺激下,会产生较大疼痛感。疼痛感不仅会对新生儿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还将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发生。因此,临床越来越重视对新生儿疼痛护理,尤其是在早产儿中更加重视。因为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将接触约500次疼痛,这些疼痛将刺激早产儿大脑发育,造成发育迟缓。为此,临床在积极研究疼痛缓解药物,缓解早产儿疼痛感。但是现阶段临床还未找到安全有效的疼痛药物缓解疼痛感。目前主要是采用非药物治疗,转移疼痛感,提升早产儿舒适度。临床实践显示,在进行穿刺前2min给予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不仅能有效缓解穿刺带来疼痛感,还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通常一次穿刺就能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非营养性吸吮过程中,刺激口腔神经系统,经神经系统传导,分泌出到两5羟-色胺释放,从而抑制疼痛感[3]。且在穿刺过程中,给予患者抚摸,能提升早产儿安全感,放松警惕,有助于提升穿刺成功率。

2.3在血清胆红素中的应用

新生儿每日生产大量胆红素,但是由于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血红胆红素摄取量较低,导致血清胆红素长期滞留在肝脏中,诱发高胆红素血症或高胆红素脑并发生。且早产儿喂养障碍,肠道功能不全,不能及时排出血清胆红素,进一步提升疾病发生率。临床实践证明,对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能刺激胃部分泌大量胃动力素和胃泌素,提升肠道蠕动,快速消耗血清胆红素,从而抑制疾病发生。临床将早产儿进行分组,一组进行常规吸吮,一组进行非营养性吸吮。研究结果显示,行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血清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行常规吸吮早产儿。由此可见,对早产儿行非营养性吮吸,能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

2.4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早产儿生长发育相较于其他新生儿更为缓慢,其主要是由于分娩后对营养摄取量较少,导致各器官、系统营养跟不上,导致体重大幅度下降。临床实践证明,对早产儿行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提升早产儿营养摄取量,提升体重

[4]。临床研究现实,早产儿在鼻胃管喂养前2min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每次吸吮10min,连续吸吮2周后,早产儿进食量、体重等明显增加,说明对早产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改善早产儿营养不良状况,提升对营养的吸收。另外,对早产儿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时间越长,还能有效缩短早产儿哭闹时间。且在睡眠质量能有效提升,早产儿在入睡前无明显哭闹,入睡更加平稳。由此可见,对早产儿行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升身体各项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早产儿喂养困难、生长发育缓慢,导致营养不良、疾病侵入时常发生,对早产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经临床研究显示,对早产儿行非营养性吸吮能提升肠胃功能蠕动,促进对食物的消化,从而改善营养不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周燕.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4):180.

[2]栗红,胡晶,阴怀清,武师润,阴崇娟.非营养性吸吮在促进危重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205-206.

[3]吴丹.非营养性吸吮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2):186-188.

[4]谢春莲.非营养性吸吮训练联合口腔刺激在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8,53(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