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基础测绘任务外业调绘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0
/ 2

1:10000基础测绘任务外业调绘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张韧

安徽省第三测绘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

摘要本文以1:10000地形图为例,围绕基础测绘任务中外业调绘的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首先概括外业调绘的基本技术路线,然后对外业调绘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最后系统探讨外业调绘工作中的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与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外业调绘;基础测绘;质量控制

为进一步的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速度与步伐,促进地理空间框架现势性价值的进一步凸显,展开1:10000基础测绘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此过程当中,外业调绘的质量控制水平与全要素更新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外业调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核实航测内业所采集地貌、地物的几何精度以及工作属性,全面分析原地形图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以确保地形图成图位置以及属性精度符合相关要求。

1 外业调绘技术路线

基于1:10000基础测绘过程中外业调绘更新调查的基本技术路线是搭载上一阶段所更新数字线划图以及最新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实现套合,以形成全新数字影像地形图。外业调绘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依据数字影像地形图像片至外业展开全要素调绘工作。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内业扫描、转换坐标、变形纠正、数据采集、编辑接边等一系列操作步骤,满足数字线划图制图要求,并为建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外业调绘的整体技术路线如下图(见图1)所示。

图1:外业调绘技术路线示意图

5ee086e4734ad_html_38ff346f344aa3d7.png

2 外业调绘质量管理措施

为确保质量控制措施能够覆盖1:10000地形图生产全过程,应充分评估测量区域以及设计文件的具体特点,形成外业调绘工作中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业调绘项目实施前,应当由内业作业室、质量检查科室、外业分院等相关工作部门作业人员集中对工作规范、设计技术文件、以及图式进行系统学习,在此过程当中各种技术性疑问需要由总工办项目负责人一一进行解答。

2)外业调绘项目实施期间,作业单位负责人与质量检查科室检查人员需要在作业一线汇合,对作业人员第一幅线划图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针对外业调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及时与作业室负责人进行沟通,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生产部门,同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通报,对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集中、及时解决。

3)以周为单位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制度,确保各个生产部门以及测区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所积累工作经验能够在例会上得到汇总与交流,会议纪要需要在会议结束后下方至各个生产部门,通过此种方式对外业调绘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确保各个生产部门对外业调绘技术以及质量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3 外业调绘质量控制方法

在地形图成图过程当中,外业调绘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外业调绘作业人员对质量控制的落实效果不佳,可能直接导致实地情况与地形图图面表示情况不匹配。因此,对于1:10000地形图而言,基础测绘外业调绘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地及设施。外业调绘在此环节工作中的重点控制对象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核查居民地内水塔、通信塔等独立地物、空地以及坑塘是否存在丢失或遗漏现象;第二,核查居民地综合取舍的合理性,是否具备清晰分明的主次街道,是否能够将居民地总体分布特征充分反映出来;第三,对居民地外围表示情况进行详细核查,充分评估外围新增植被、植物对地形地貌的覆盖影响,避免出现地貌、地物丢失或遗漏的问题。

2)交通及交通附属设施。此环节工作中,质量控制的要点有:第一,针对设计文件上≥4级的公路必须确保所对应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经交通主管部门提供,保证调绘质量;第二,考虑到农村地区“村村通”公路多是经大车路改造形成,故外业调绘中可采用9级等级外标志加以表示,无法构成网状结构的断头路应改用乡村路表示;第三,对≥9级道路进行外业调绘的过程当中,应当按照20.0cm~25.0cm间隔距离对道路平均宽度进行测量与标注,沿线大型桥梁的限载吨数也需要在外业调绘中加以详细记录。

3)水系。在水系外业调绘期间,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水渠、河流通过道路的情况下,需要配备倒虹吸、桥梁、涵洞等相关附属设施;第二,必须将水库溢洪道作为水系外业调绘的重点观测对象,考虑到其位置相对隐蔽,在外业调绘中应当避免丢失或遗漏的问题。若水库大坝长度量测存在困难,可在提取其准确位置的基础之上,通过图上量测的方式获取精确数据。

4)管线。一方面,外业调绘中需要注意国防电缆、西气东输工程相关天然气管道均埋设于地下,地上指示桩目标较小,单单依托于影像图进行分辨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尝试引入GPS定位或交会法对平面位置予以确定;另一方面,1:10000地形图中,电力线路仅指示35kV以上单位,且以转折杆为表示对象。因此在外业调绘过程中可尝试借助于地物交会法的方式确定转折杆具体位置。若外业调绘管线周边无明显地物点,则可通过GPS对其平面位置进行确定,以保障精度符合外业调绘要求。

5)行政及境界。考虑到近年来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在行政区划上存在较为频繁与显著的变化,因此在外业调绘工作中必须基于深入访问的方式,对乡镇以及县城周边行政区划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可通过与县级民政部门相配合的方式,查找县级以上单位行政界线变化趋势,同时通过与当地国土部门相配合的方式,了解乡镇单位行政界线的调整动态,确保相关资料得到及时更新。

6)植被及土质。外业调绘过程当中常常出现有关苗木、幼木以及幼林地、成林地区分不准确的问题。以苗木与幼木为例,主要以用途作为区分方式,与幼木相比,苗木以出售为主要目的,因此行间距以及株距相对较密。同时,外业调绘过程中针对树龄以及郁闭度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需要综合对当地植被类型、作业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充分考量,确保调绘过程中标准的统一性。

4 结束语

在测绘技术以及测绘工作模式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对外业调绘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与具体。在1:10000基础测绘任务中,外业调绘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凸显,只有抓好外业调绘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够使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对外业调绘工作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与应用,才能够最大限度确保1:10000地形图精确、全面的反应实地情况。

参考文献:

[1]高宏宇.浅谈基于EPS平台的外业电子调绘应用探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5):214-215,218.

[2]杨阳,曲平,杨爱玲, 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基础测绘外业调绘核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2):122-123,126.

[3]袁建飞.浅谈平板电脑数字调绘在1:10000地形图更新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8):217-21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