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1
/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杨宁

济宁市交通运输信息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汽车维修人才出现很大的缺口,导致全国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每年都在增加。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院校专业基本条件及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本文针对院校与企业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汽车领域的发展日趋繁荣,带动了汽车检测、汽修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当前社会需求背景下,汽车领域对专业性的检测维修人才需求较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基地,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潜在影响着汽车检测及维修领域的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招生数量正在逐步降低,生源不足,生源质量相对普高等院校较低。例如高职院校中,每年能在中职院校中进行对口单招活动,中职生在两年的课程读完后便可直接进入高职进行对口专业就读,而中职学生相对于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较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自然造成学生在后续文化课学习、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存在问题。此外,部分高职院校中该专业内的师资力量建设较为薄弱,教师对新型教学方法掌握度不足,校方对该专业内的教学设备升级投入资金有限,影响了专业内学生的技能实训,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实践及运用。

2影响人才质量提高的因素

(1)学生虽然选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但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目标不够明确。(2)高职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中学文化课知识相对薄弱,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高。(3)上课精力不集中,出现不认真听讲、睡觉、玩手机,甚至旷课的现象,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4)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特别是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需要较深的、较为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还要拥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只有实践经验却无法将其中的故障原理给学生分析清楚,会使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无法听懂。而如果只会理论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会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兴趣。(5)个别教师传统观念较浓,教学过程偏向理论教学。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属于工科类,相关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学生很难掌握。很多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才能掌握。没有实践只有理论或是理论占用了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会使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变得难懂无趣。学生一次两次听不懂,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3解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问题的对策

3.1紧跟行业发展,坚持任务导向,突出能力本位

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更好的为企业和行业培养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高职教学质量新突破的关键。因此制定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时,应针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必备知识与能力,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应紧跟行业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节能与环保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基于以上考虑,建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核心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质量评审与检验、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等,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的将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引入到教学中。

3.2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高职院校中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量较大,但教师数量较少,为保障专业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结合理论及实训的技能学习,高职院校应结合教学需要,定期选派一定数量专业内教师,进行新技术、新课题的培训,例如进入汽车企业参与汽车维修新技术的实践及学习等等。此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可定期邀请技术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的开展,帮助教师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享相关维修案例,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可进行跟班教育或一体化教育,以便于教师掌握班级内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为学生提供优异的学习环境。

3.3加强课堂的高效管理

专业课教师应该同辅导员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沟通交流,向学生辅导员及时反馈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且通过共同的协作,加强学生思想工作的落实,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必须要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上课前可以采取手机袋统一将学生手机放置,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另外,可以采取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分制的方式加强约束,通过这种早修完学分少拿学费、早毕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热情度。课堂教学时,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枯燥感,应该积极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选择当下实际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对于未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了解,发散思维,认真的寻找到有效的处理措施,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认真的跟随教师的步伐听课,提升学习的效率。

3.4做好技能实训教学

技能实训教学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内的重点,为保障学生的技能培养,高职院校专业内教师应将合理处理专业课与基础课关系、做好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结合以及做好校企合作三点做起,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应在满足基础教学需求的前提下,适度增加专业课课时,院校可适当压缩材料力学、汽车运用基础的教学时间,增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课时,为学生的技能运用打下基础;在进行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时,专业内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行业内的常规机械设备,如发动机、底盘、汽车构造模型等等,结合行业现状及时进行理论教材的拓展、实训教材的汇编,保障学生的技能学习符合行业需求;此外,在做好校企合作层面上,专业内可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定期邀请企业内专家辅助教师进行技能实训,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进企业实习、进企业工作的机会等等,在保障专业内教学不脱离时代需求的同时,降低专业内及相关企业共同的运营成本。

结语

当前汽车维修已经处在高科技的领域中,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所以,加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维修技术人才,已经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的摇篮,责任重大。鉴于当前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素质现状情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之后,需要采取科学性、先进性以及针对性的策略加以改善。高职院校只有经过教学改革,才能让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为社会输送一大批现代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推动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传君,李明清.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143-145.

[2]夏草盛.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J].科技风,2017(3):51.

[3]赵宝平,李菁.民办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现状及其研究对策[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6(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