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方纯 1 肖经渊

2

1.广州工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B3班 广东佛山 528100

2.广州工商学院 基础部军事理论教研室 广东广州 51085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到国际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我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断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集中反映了民族崛起的愿望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是惠及14亿中华儿女的强国之路。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国防科技的强大与否亦是能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中国梦;强军梦;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民族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主要从中国梦强军梦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国防科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应如何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梦强军梦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

中国梦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恢宏建构,它承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蕴含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具备了引领理想和凝聚共识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梦强军梦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梦需要强军梦保驾护航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永不倒。对于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中国梦将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社会利益,中国梦也很直白地表达了每一个黄帝子孙的共同愿望。无数历史证明,如果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悍的军队,实现中国梦根本没有保障。清朝政府在无力对抗外来人员的侵占的时候,因国力、军力不足,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

二、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支柱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也影响和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和前途命运。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物质力量相比,民族凝聚力更加具备更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民族凝聚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华各民族的生存保种力、发展创新力、独立自主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具体内容展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内容展现也直白的表现出[1]通过民族内外部的差异、迁徙等以及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而民族本身也会发生分化,不断地发爱上着相互的融化和同化的关系格局,这个民族关系格局也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创造了历史前提或历史条件。

三、国防科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民族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

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像滚雪球一样,大量融入各民族成分,不断壮大,成为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汉族生活的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巩固的共同地域,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掌控中心城镇及交通道路,这是汉族长期稳定和统一的基础。汉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以及逐步完善的国家制度,为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主导和稳定的重要作用。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形成的大一统、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和传统力量。历史上,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现象告诉我们:民族分裂是短期的,民族统一是长期的。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集,越来越宽广,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而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国防科技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防科技是国家直接应用于国防目的的科学、技术、工程等的总称,是国家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根本任务是组织实施各种武器、军用装备的研制和发展,用现代化武器和技术装备各个国防部门,重点是装备常备军。世界各国都将科学技术的成果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国防科学技术具有技术密集和更新迅速的特点。所以国防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决定着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则为国防科学技术提供物质前提,而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应如何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应坚持自主创新

为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应坚持创新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国家建立强大的国家和强悍的军事力量,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发展创新型人才发展,战略地区重点发展。要推进自主创新,需不断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水平。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坚持服务国家和军队的战略需求,紧贴联合作战,瞄准装备建设,对接军队转型,聚焦长期受制于人的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着力突破制约点,不断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2]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通过强化应用研究,通过强化技术开发技术,为国防科武器装备持续发展增强后劲。

()应推进新时代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创新成果迅速向现实战斗力的转化,是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关键所在,更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必定需要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下足功夫,理应坚定地推荐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而不落后于人、不依靠于他人。要坚持需求牵引,根据国防和军队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客观要求,重点分析国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中线,坚持研以致用,建立顺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打造高效的成果转化链条,使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能在急需的领域得到重用。发挥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其他领域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广泛运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产生的新原理、新技术、军事理论创新、军事训练改革,使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真正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集聚创新型人才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必须着力在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先发式跨越。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选准突破口,以创新性思维、超常规方式,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技术研究,搞出自己的“独门绝技”,在前沿技术研发上先行一步、高人一筹,奋力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必须着力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加紧培养集聚大批高端人才。要围绕重点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建立起一支具有创新性战略思想的国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努力造就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中起关键作用的战略科学家、科技帅才,特别是在新兴学科、前沿领域领军拔尖的领军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先,要实现伟大复兴,在国防科技创新方面必须屹立于世界之林,国家应争取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挖掘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促进国防科技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树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C]// 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2003.

2] 孟凡生,韩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国防科技工业, 2016(3).

作者简介:

方纯(2000-)女,广东普宁人,2019级本科生,广州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研究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军事理论。

肖经渊(1983-),男,江西吉安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军事理论专任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设备工艺调试工程师,研究方向:军事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学生国防教育,数理化教学,马克思,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