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生命教育的融合

克里木 ·热合木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八中学 831000

摘要:当前,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全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这也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带来了良好的感受。本文就是以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重点了解到这一课程与生命教育的结合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中学生安全的度过青春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

前言:初中阶段校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学生的良好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也需要抓住这一教育工作的黄金时期,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提高其综合的素质。本文就是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重点了解到生命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融合策略,希望能够发挥出教育工作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让学生转化错误思想理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走上未来的正确发展道路。

一、纠正教师片面教学心理,加强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当前在我国初中校园内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工作,主要涉及到的就是与法律、道德、情感、价值等多方面有关的内容,所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也比较全面,但是针对当前初中校园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能够了解到,很多教师课堂上采取的都是以教材为核心,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大多数所使用的课件也是直接把教材的内容进行复制,这样的课堂环境枯燥乏味,学生不仅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也很难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成果获取。

想要真正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就需要把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知识的时候,主题的内容与生命就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部分知识点,作为生命教育融合的良好切入点,以此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生命?”这样就能够点明课堂的主题,然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继而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随后教师也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应该怎样做?”与此同时,教师就可以提出很多同学沉迷于打游戏,任意闯红灯等比较常见的例子,与生命教育工作相互结合,这样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

二、改善传统教学工作弊端,培养学生生命保护技能

初中阶段校园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工作,其主要的核心就是在于,让学生树立起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三观,所以,在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设置的时候,教师很多时候注重的都是理论教学内容,忽略了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也影响了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师想要真正地把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堂上,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以往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新闻报道现实中的实际案例等,强化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程度,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规避伤害,提高生命意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生命技能教育讲解的时候,就可以有效的对课堂进行实际操作形式的改善,如,课堂可以划分为自然灾害逃生技能和现实生活逃生技能这两大教育板块,在自然灾害部分教师可以讲解,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的逃难方法,并且在课堂上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实际的进行演练,让学生也模拟地震的情景进行自救和逃生。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以此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达到生命教育的最佳效果,为学生生命的安全带来良好的保障。

三、基于社会热点事件开展教学给予学生心灵的震撼

上文已经提到过,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很多初中教师仅仅关注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点的讲解,这也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进步。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当前教学资源和教学的场景造成了多方面的限制,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能够采取说教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递,这样的课堂环境却导致学生很难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起到极高的兴趣,所具有的感染力也无法直达学生内心深处。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教师也可以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把科学技术融入到课堂之中,这样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把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堂相互融合。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使用多媒体视频的方法,把最近社会中出现的引人深思的重要问题进行提出,在观看视频之后,引导学生共同对其进行探讨。如,火灾、踩踏事件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热点的新闻事件,以此融入到课堂中,通过视频的播放,就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能够利用热点事件唤醒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一直以来,教师遵循的都是传统教学理念的要求,仅仅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存在的问题,这也影响了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就提出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合,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这一课堂教学的弊端,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会敬畏生命,拥有良好的生命意识,进而为其后期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7+79.

[2]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3]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0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