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风险 防范 与内控管理相融合 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企业 风险 防范 与内控管理相融合 有效途径

王伟丽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管具技术服务中心

: 风险防范主要是指企业立足运营实况针对风险加以管理,确保运营稳定且可落实发展目标的管理举措。内部控制主要是指由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构设互相制约、职责明确的业务组织,旨在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指引各部门协同完成经营任务,确保财会信息准确,高效贯彻经营方针,赋予经营活动效率性、经济性,在企业内部推行一系列自我评价、控制、调整、约束、规划的举措,可以有效防控风险。

关键词: 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经营活动;自我评价

一、基于风险防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必要性

(一)提高财会信息准确性

企业运营中产生的财会信息是反应企业发展实况的重要资料,在大数据时代财会信息被视为企业资产的一部分,为企业制度、目标、战略、合约的制定提供依据,一旦缺乏准确性将徒增企业战略决策风险。基于此,企业展开内部控制活动,及时掌控财会信息,针对有关信息准确性予以评价,确保企业可高效运用财会信息,调整经营决策,规避运营风险。

(二)保障生产活动顺利展开

生产活动是企业获取收益的关键一环,生产活动若无法顺利进行直接加剧企业的运营风险。内部控制在各部门相互制约、职责分工的前提下,针对工艺流程、制度、手续、审批程序、质量监督、安全检查、成本投入等环节予以控制,同时及时纠正生产偏差,防控生产风险,保障企业如期完成生产任务。

二、基于风险防范的企业内部控制难点

(一)未能科学把握内部控制关键点

为突出内部控制优势,通过内部控制规避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风险,企业需科学把握内控关键,旨在集中力量解决内控问题,然而有些企业因缺乏内控经验,存在内控活动盲目、单一的问题,内控普适性有余、针对性不强,影响内控风险防范成效。

(二)内部控制原则急需完善

虽然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各部门运营加以约束、敦促、监管的举措,但内控活动本身亦需有章可循、规范高效,当前企业内控原则有待完善,内控活动质量随之降低,无法发挥其监管、评价、控制等效用,徒增企业运营风险发生几率。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力较弱

受传统经营观念影响,部分企业制度一旦设立鲜少更改,一方面可赋予制度权威性,使员工及领导者可以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企业制度容易脱离实际,无法满足企业新时代风险管控需求。这就需要企业提升内控制度建设能力,为发挥内控优势,防控企业经营风险奠定基础。

三、基于风险防范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

风险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益效率的主要因素,一旦风险无法规避将直接对企业造成损失,严重时还会退出市场,风险防范重要性随之凸显。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可以规避风险的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在企业中被广泛运用。

(一)科学把握内控关键

  1. 全面。内部控制切忌以偏概全,应切实关注企业经营活动细枝末节,同时赋予内控全局性,不仅需管控会计、资产、人事方针政策落实情况,还需针对企业经营进展加强研究,从全局出发及时提出改善性措施。第二,频率。企业内控活动需具有经常性,而非突击展开有关工作,应在日常办公、业务发展、管理经营中渗透内部控制,引领员工及领导者树立内控意识,自觉用内控制度约束个人行为。第三,关联。内控举措与企业日常运营关系紧密,是企业财务管理、绩效考评、战略执行、管理约束关键一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体现内控风险防范优势,通过内控确保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第四,经济。内部控制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为此内控行为需具有经济性,可以保障企业生产要素配置得当,经营战略利润可观,经营发展风险极小,使企业得以良性运营。第五,发展。内部控制针对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运营活动进行管控,不仅可以总结企业风险规避经验,还可根据内部及外部环境预判企业需面对的风险,使企业风险管控具有发展性、预见性,确保企业能够规避风险高效运营。

(二)完善内部控制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为保障企业运营风险可控,其需树立法治化内控意识,深入解读国家法规,在法律约束、监督下展开内控活动,使企业可以在安全稳定氛围下完成经营发展任务,避免企业因触犯会计法、税法等法规诱发运营风险。

第二,整体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需涉及各部门、各环节、各领域,关注资金流通、物资配置、战略执行各个方面,既要关注企业短期目标,从经营项目角度出发加强内控,又要关注企业长期目标,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进行管控,与企业运营进展相适应,提高内控风险防范有效性。

第三,针对性原则。企业跟随国家政策、经营环境、市场竞争及自身发展需求等因素不断成长,内部控制为科学可行,落实风险防范目标,需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运营实况作出调整,赋予内部控制针对性,关注内控细节,确保内控行为与企业运营活动相适应,继而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水准。

第四,一贯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应具有连贯性、一致性,不可因个人原因随意更改,确保内控准则在企业经营发展各个领域均适用,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整亦需遵循既定条规,在合理的程序下完成内控升级迭代任务,赋予内控发展性、科学性、一贯性。

(三)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第一,明确内控制度建设目标。内控制度建设需以提高企业收益为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关注企业资产安全性、经营效率性、会计信息准确性,达到防范经营风险目的,同时内控制度的设置还需能够帮助管理层贯彻落实方针政策,使企业各部门富有联动性、协作性。

第二,规设内控制度基本架构。首先,剖析控制环境,统筹影响企业经营生产稳定性的各类因素,如单位组织结构、人事工作方针、经营作风等,确保内控制度与企业运营环境相统一,赋予内部控制制度可适性;其次,制定控制程序,划分责权边界,加强部门协作及业务监管,使内控制度可以有序参与审计、生产、绩效考核等管理活动,确保内控制度具有渗透性;最后,完善会计系统,确保与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真实可用,将经营活动披露结果体现在财务报告内,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依据。

第三,做好制度建立及实施工作。首先,由领导授权专职部门展开控制活动,明确职责分工,针对日常业务控制权限加以规范,参与股票发行、投资决策、重大筹资行为等管控活动,通过制度建设助力企业防控运营风险;其次,做好会计记录控制工作,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完整、准确、及时。针对业务凭证进行编号,展开复式记账工作,在两个或以上账户间进行登记,揭示企业财务管控弊端,规避企业经济业务风险;最后,保护企业资产完整,围绕资产管控规设内控制度,使企业可以有效调配生产要素,通过制度建设避免人、物、财等资源浪费消极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防范企业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具有提高财会信息准确性,保障生产活动顺利展开,保护企业资产安全,高效落实企业既定方针,为审计工作提供依据等积极意义。基于此,企业需科学把握内控关键,完善内控原则,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使企业内控体系更为完善,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助推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平贵.探讨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时代金融,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