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 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研究

张杨 1 刘阁玲 2

1 华北理工大学 063000

2唐山工人医院 063000

[摘要]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10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等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胰岛素泵;皮下注射;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人呈逐减增多趋势,患病人群由于饮食不节制、劳累过度等情况,非常容易引发糖尿病[1]。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临床上传统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皮下注射方法需多次注射,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胰岛素给药的方法,是以持续输入胰岛素的方式,使患者体内的胰岛素保持正常[2]。本研究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6年10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25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57.19±6.24)岁;对照组患者男24例,女22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8.01±6.31)岁,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即予以门冬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 J20050097) 皮下注射,4次/d,餐前、睡前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并调节患者胰岛素用量。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连续皮下输注方式,采用门冬胰岛素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丹麦诺和诺德公司,H20120452) 治疗。第1天予以基础药量,门冬胰岛素应在每日三餐前的半小时注射。依照最终的血糖监测结果调节患者用药量,将血糖控制在参考范围。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 2h 血糖<10.0mmol/L。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等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空腹血糖不超过6.39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7.8mmol/L;有效:空腹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11.1mmol/L;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血糖下降未达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以5ee709e97ec90_html_5d0e04a5329eb01c.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百分比表示。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6

25(54.35)

18(39.13)

3(6.52)

43(93.48)*

对照组

46

20(43.48)

17(36.96)

9(19.57)

37(80.4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比较(5ee709e97ec90_html_5d0e04a5329eb01c.gif ±s)

组别

观察时间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

观察组

干预前

11.81±1.76

14.23±2.28

9.83±2.88

(n=46)

干预后

6.72±0.85*△

8.91±1.44*△

5.57±5.85*△

对照组

干预前

11.56±1.90

14.25±2.88

9.93±2.97

(n=46)

干预后

8.69±0.93

12.05±1.74

8.49±5.13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3]。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空腹和餐后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致死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案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及早干预并发的脂代谢紊乱,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会伴发眼、血管、神经、心、肾等器官功能衰竭或功能不全,导致患者早亡。胰岛素泵的优点是体积小且操作较为方便,能够对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预防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减少患者注射的痛苦,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FBG、2hPBG、HbA1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过程种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率,此结果与林新海等研究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常规皮下注射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且全为我院患者,加之因时间,患者自身病情等因素,未进行更长期随访研究,可能对本研究结果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此结论有待多中心、大样本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吴蕾,董文兰,娄青林,等.24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2):81-84.

[2]姜莹莹.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基因易感性和个性化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2):201.

[3]张宇宁.强化降糖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糖、血脂、生存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6):3860-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