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研究

张天娇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105车间 150000

【摘 要】目的:从制备工艺角度对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药物进行溶出度检测,分析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制备出来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是否一致,并探讨影响其溶出度质量的因素。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不同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存在较大差异,判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大概有辅料选择、材料混合方法以及药包材特征等。结论:制药厂家在生产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时,应当合理控制各项工艺标准,以改进和提高药品溶出度,保证药品性能。

【关键词】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制备工艺;影响因素

诺氟沙星是一种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口服后可以被人体组织迅速吸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率,目前广泛应用于肠道、尿道以及胆道等感染疾病当中,治疗效果显著。诺氟沙星药物有针剂,也有胶囊,其中胶囊在市场上销售量比较高。溶出度是评价药物胶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溶出度,药物进入人体后才能充分及时地发挥其应有作用。为了明确不同工艺所制备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是否一致,本文结合实际试验案例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分析。

1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

1.1仪器

ZRS-8G智能溶出试验仪,CARY50Conc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

1.2试剂

诺氟沙星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醋酸、氢氧化钠、盐酸、磷酸、三乙胺均为分析纯,乙腈为色谱纯,样品为市售品。

2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检测方法

2.1诺氟沙星溶出含量标准

本次试验研究一共选定了六家制药厂,检测之前分别从每个制药厂收集了等量的诺氟沙星胶囊样品,实验过程依照我国2000年版药典第二部中所规定的诺氟沙星胶囊检测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测定。按照相关标准,诺氟沙星胶囊的主成分标示量应在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一百一之间,溶出限度应不低于标示量的百分之七十五。

2.2溶出度检测方法

2.2.1醋酸缓冲液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冰醋酸2.86mL、50%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并将二者注入同一1000mL的量瓶中,向内加入蒸馏水,直至刻度到达900mL,振动摇晃后,用冰醋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溶剂酸碱度调节至4.0,最后用蒸馏水进行稀释。

2.2.2诺氟沙星胶囊溶解检测

分别从六份厂家样品中量取同等分量的诺氟沙星胶囊药物,并将其置于已经制备完成的醋酸缓冲液中进行溶解,设定转速为50r·min-1。45分钟之后,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醋酸缓冲液稀释成每1mL中含5g的溶液;另取诺氟沙星对照品适量,加醋酸缓冲液适量,充分振摇使诺氟沙星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l00ug的溶液,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醋酸缓冲液稀释成每1mL中含5 g的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77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按两者吸收度的比值计算每粒的溶出量。

3试验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六个厂家中有四家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溶出度符合国家相关的药品制备标准,还有两家未达到合格标准,且六个厂家的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整体上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厂家样品测定结果

厂家

标示量

(含量%)

溶出量(%)

平均溶出量

1

2

3

4

5

6

A

101.2

99.6

98.5

101.6

97.6

100.4

100.9

99.8

B

102.6

98.3

101.8

98.6

100.6

101.5

100.8

100.3

C

98.5

87.5

89.5

98.4

85.4

92.4

90.6

90.6

D

99.8

74.5

76.6

82.6

79.9

84.7

81.2

79.9

E

97.3

23.5

27.6

30.5

34.5

27.1

25.6

28.1

F

99.7

56.3

54.3

60.5

48.6

70.1

61.7

58.6

4讨论

有研究表明,药物有效成分在人体内是否能够尽快吸收,除了受到人体本身的素质水平影响之外,还与药物的溶解度有着密切关联。胶囊药物在主成分溶出并被人体吸收之前,必须先经过一个崩解过程,药物从胶囊壳内溶解出来,才能进入人体毛细血管。所以如果药物溶出度欠佳,药效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对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进行考察,并明确影响其溶出度的因素,对改善药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一般认为,只有难溶性的药物才会存在溶出度不佳的问题,但是随着医学检测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胶囊药物的选材和制备工艺如果不合理,也会造成药物的难溶效果。总结本次试验研究中不同厂家诺氟沙星胶囊药物溶出度检测结果后发现,导致个别厂家溶出度检测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4.1辅料选择不当导致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较差

通常情况下,一种药物的制备不仅需要主药成分,同时还需要搭配一定的辅料,以改善药物本身的口感以及整体性能,诺氟沙星胶囊也不例外。但是辅料的疏水性护亲水性高低,对于药物的溶出度有着很大影响,如果在诺氟沙星胶囊制备过程中选择的辅料不合理,那么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很可能会由于辅料表面和水性介质的接触角过大,使得人体毛细血管发生方向作用力,不利于水性介质渗入药物结构当中,药物本身自然也就无法达到较好的崩析和溶出效果。

4.2药物与辅料的混合方法不当导致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较差

在药物辅料选用恰当的情况下,药物主成分和辅料的混合方法不同,也会对药物溶出度产生较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辅料中的药物分散面积比较大,那么进入人体后期溶出速度往往就比较快,溶出量也比较可观。反之,如果药物在辅料中的分散面积过小,溶出速率就会比较缓慢,药效其作用时间和其作用程度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4.3药包材空心胶囊不符合规定导致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较差

除上述两方面因素会导致诺氟沙星胶囊溶出质量降低以外,药壳的包材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次实验发现,两家溶出度检测不合格的厂家中,其中一家就是因为包材空心胶囊存在质量问题。这种空心结构如果在水性介质中不能得到有效崩解,内部药物就无法扩散溶出,药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经过本次研究分析,可以充分得出,诺氟沙星胶囊制备过程中材料选用的不同和工艺方法的不同,都会对药物溶出度产生直接影响,其中空心胶囊质量问题是造成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所以制药厂家在制备诺氟沙星胶囊时,应当深入考察胶囊厂家的供货资质,加强对空心胶囊的质量监督管理。如果自行制作空心胶囊,则应着重控制药用明胶的来源和质量,从材料源头把好空心胶囊的质量关。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诺氟沙星胶囊制备工艺,引进先进的设备产品,改进整体制备工艺。每批诺氟沙星胶囊制备完成后,都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必要的溶出度检测,确保每批次药物都符合国家的药品安全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该药品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药产品。

参考文献

[1]陈珊珊,蔡建华,许巧云.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的研究[J].海峡药学,2010,22(10):66-68.

[2]李海鹰,杨文智,刘静,et al.诺氟沙星胶囊含量及其溶出度的测定[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62-66.

[3]王书兰,陈家香,何红梅.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研究[J].山东化工,2017(11):39-42.

[4]王楚.诺氟沙星胶囊制备工艺与质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