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7
/ 2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分析

许鹤鹏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 济宁 272100

摘要:我国的农村区域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依旧有部分区域还存在有供水困难这一问题,其所建设的供水工程也存在有管理不善等诸多问题,并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效益。因此相关的政府单位就需要做好农村供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并确保该工程自身效能的有效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村的水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并使得其供水保证率得到提升,从而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单位的水资源优势,并进行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够保障农村的用水,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成绩和作用

推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加快,乡镇工业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已经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集中供水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小城镇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了健康水平 人均用水量、用水结构和供水水质标准及安全饮水普及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发展集中供水后,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有了保障,大大降低水介传染病、水致地方病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推动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了节约用水意识。实行集中供水后,用水户家家安装水表、按量计费,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增强农民节约意识,遏制了水资源浪费现象。壮大了水利产业、实现了农村供水良性循环。农村集中供水降低了投入成本、扩大了供水范围、增大了供水量、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由水利部门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代表进行管理,占领农村供水市场,既壮大了水利产业又加强了工程管理,实现了农村饮水的良性循环。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用水需求旺盛,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用水以农业为主,用水比重高达93%,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工业的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初步预测,2020 年需水总量将达到1.10 亿m3,到2030 年,全县需水总量将达到1.21 亿m3。

2.2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在扬黄灌区,大水漫灌现象依然存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5,玉米等作物毛灌溉定额超过作物实际需水量。大水漫灌还引起了土壤的盐渍化,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库井灌区虽然建成了一批高效节灌工程,由于土地未能落实集约化经营,致使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低下,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群众节水意识淡薄,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水价偏低,不能发挥水价杠杆作用,不能促使人们对节水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在用水上不加节约、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3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机构不健全,目前农村用水管理粗放,没有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标准体系。灌区计算收费只是按支斗渠计量平均分摊到灌溉面积上。由于支斗渠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用户实际上仍然是淌“大锅水”,这是导致用户节水意识不强,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同时,没有完善的取水许可制度、水价动态调整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与流转制度以及供需双方互相制约的合同制,对用水、节水的监督、评估与奖惩没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行依法治水。

三、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策略

3.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因为农村以农业为主,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必须在农业灌溉上做好工作。通过政府推动积极落实“配水到户”政策,落实“四卡两帐两公示”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有力改变大水漫灌,实行按需定额灌溉。同时,大力推广小畦灌、喷灌、滴灌等节灌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在库井灌区,在建成高效节灌项目的同时,一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管理,二是制定实施政府地面微喷灌材料更新补偿机制,确保高效节灌项目正常发挥效益,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2 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农业节水上,继续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7 提高到0.56。在工业节水上,要杜绝高耗水企业,落实新建涉水企业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在城市节水上,要通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中水利用等,提高用水循环效率。使全县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1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0%,再生水利用率超过18%,城市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超过85%,并在服务行业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

3.3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依法严格管理水资源,加快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目标体系,抓紧制定节约用水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保护等法规。推进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水行政执法,严厉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严格实行地表水用水总量、地下水可开采总量、排污总量和取水户取水总量“四个总量”控制,实现全县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加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监督管理, 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3.4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完成了水功能的区域划分,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上,也提出了相对比较科学的依据,其中很多省市已经随着水利厅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水功能监督和管理的措施,并且已经开展和划分了重点水功能区监测的位置,以此作为这项工作开展的重点实施部门。同时,相关监测部门也根据水功能的要求进行了区域的划分,重点了解了水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状况,其中包括:江、河、湖、地下水,以及工业的废水等多个重点水功能保护区,监测的频率也由原有的不固定,变成了每个月监测一次,及时的把监测的结果送到水利部门和相关的部门,以便于对水资源保护和监测工作进行纠正和改善。这样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也针对饮用水安全和水功能的区域管理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扩大了监测的范围,增加了监测的频率,进一步加强了水功能区域中水质质量监测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3.5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构建生态经济

保护水资源最基本的措施就是根据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能减排,保证空气的清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样的要求并不代表着当地要放弃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发展,而是要让工业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一起,构成一个生态工业园,既保证了地区的环境优美,又减少了河流被污染的情况。现如今,这种与生态结合的经济体系并不成熟,但是政府可以先建造一些示例的生态工业园,来引导后来的工业体系。除此之外,生态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业经济,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可以派一些专业人士来教授当地农民如何将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发展联系到一起,这样也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力,还可以节省水资源。对于生态工业园来说,还可以建立起污染水再利用系统,减少污水的排放,节省水资源,以此来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总之,农村集中供水是农村供水体系最重要的一环,是农村经济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强力推手。做好农村集中供水事业光荣而艰巨,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孔文.关于村镇供水安全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水利,2019(11).

[2]李晶,岳恒,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中国水利,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