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调试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3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调试总结

韩雄

身份证号: 6321241*** 11077916   青海海东

摘要: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部分主要包括接种、培养、驯化、系统的启动投运及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达标排放。同时寻求运行经济和出水稳定达标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培养方案

一、污泥培养方案

本项目污泥培养拟采用接种培养法,直接选用CASS池作为污泥培驯池。如果水量充足,为缩短全厂总的污泥培养时间,1#、2#、3#、4#CASS池同时启动,如水量不充足,先期启动1#、2#CASS池,待污泥培养成熟且水量充足的情况下,再以1#、2#CASS池污泥进行接种,启动3#、4#CASS池,从而缩短全厂总的污泥培养时间。

二、高效微生物菌剂投加培养方案

根据工程进度,此次调试将在3-4份开始进行,日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下,相对温度较低(尤其是晚上)的条件是影响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培养活性污泥的速度较慢。

另外,由于项目所在地离城市污水处理厂较远,泥源的选择和污泥的运输都比较困难,为了确保调试的正常进行并能按时投入试运行,并同时从技术保障、高效、经济、环保、节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考虑,本项目生化处理段调试拟选用投加快速启动生活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高效生物菌剂的方法,产品为美国诺维信生物公司产品高效微生物菌剂。采用污泥接种法,正常的调试周期约为35天或以上,选用高效微生物菌接种方案启动,调试周期为10-15天,在时间上有保障上有明显优势。

三、接种污泥方案工艺调试步骤闷曝

联动试车采用原污水作为试车介质,因此,此时CASS池内充满污水,为了保证滗水器的正常运行,以满池水启动工艺调试。

        1. 检测CASS池的水质,主要检测项目为BOD、COD、pH值,在整个调试和运行的过程中,CASS池内的pH值必须控制在6-9之间;

        2. CASS池开启曝气,连续闷曝24h(根据污水水质调整),改善池内污水的充氧状况,同时利用污水中的少量微生物,降解部分有机物,降低对接种污泥的冲击负荷,尽量在低负荷状态下激活接种污泥的活性;

        3. 闷曝期间,同时开启潜水搅拌器和回流污泥泵,保持池内水体循环,溶解氧控制在2mg/L;

        4. 该过程如产生大量的泡沫,影响的设备操作或巡检,可以采取水力冲扫等方式降低泡沫的影响;

        5. 进入工艺调试后,罗茨风机基本处于常开状态(静止换水除外),初始阶段,由于污泥活性差或污水浓度低等原因,需通过调节分机变频,以控制水中DO值。

四、投加接种污泥

    1. 接种污泥投加到CASS池。初步预计需要4天投加完毕,接种量将根据污泥培养的进程进行适当调整;

    2. 投泥过程中,开启曝气、潜水搅拌器和回流污泥泵,保持池内水体循环,以防止污泥直接沉到池底上;

    3. 此阶段,CASS池好氧区的溶解氧控制在3mg/L,缺氧区的溶解氧控制在0.5~1mg/L,以防止污泥过度氧化而消减;

    4. 在投加接种污泥第2天开始对CASS池进、出水进行取样,检测项目如下:

调试期间检测项目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取 样 位 置

化验频率

备 注

1

CODcr

进水、CASS池

每天1次

沉淀换水前的上清液

2

悬浮物SS

进水

每天1次

3

活性污泥浓度MLSS

CASS池

每天1次

4

活性污泥沉降比SV

CASS池

每天1次

5

活性污泥沉降比SVI

CASS池

每天1次

6

pH值

进水、CASS池

每4小时1次

7

污泥生长状况(镜检)

CASS池

每天1次

8

溶解氧DO

CASS池

每2小时1次

    1. SVI、MLSS值明显降低时,如果不存在水体pH值、曝气量或其他毒性物质的因素,可能是污泥适应性不强,可以继续投加接种污泥,提高污泥浓度;

    2. 如果在调试的过程中,污水中的碳、氮、磷源等营养物不够,可投加额外的营养物。

五、污泥培养和驯化

本项目采取同步驯化法,在接种的同时进行污泥培养和驯化工作。为了及时补充有机底物,同时排除部分微生物代谢产物,每天向生物池内补充部分新鲜污水。

1)接种污泥初期,CASS池采取进水曝气、静止沉淀滗水的运行方式,逐步增加每天换水量和换水频率。初次换水量控制在80m3,以后逐步增加,直至每天的单格换水量达到500m3。此阶段持续时间约6天左右。具体每天的换水量、及运行周期、频率将根据调试时现场情况再做出具体调整和安排。

调试期间换水量(单格)及运行周期表

项目

天数

单格总换水量(m3

周期数

运行时间

第1天

80

1

沉淀1.5h,滗水0.5h,曝气22h

第2天

160

2

沉淀2h,滗水2h,曝气20h

第3天

240

2

沉淀2h,滗水2h,曝气20h

第4天

320

3

沉淀3h,滗水3h,曝气18h

第5天

400

4

沉淀4h,滗水4h,曝气8h

第6天

500

4

沉淀4h,滗水4h,曝气8h

主要操作方式如下:

          1. 进水曝气阶段:进水期间,开启CASS池曝气、潜水搅拌器、污泥回流泵连续运行;

          2. 闷曝阶段:CASS池进满水后,停止进水,继续保持CASS池曝气、潜水搅拌器、污泥回流泵运行,进入闷曝阶段;

          3. 静沉阶段:停止所有曝气、潜水搅拌器和污泥回流泵;

          4. 滗水阶段:静止沉淀60min后,开启滗水器开始滗水。

2)当污泥的性能明显改善,污泥量也会增加。当MLSS值稳定后,为了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营养,并及时排除微生物代谢产物,逐步加大进水量直至达到设计流量,期间CASS池按设计周期运行。每周期4h,其中曝气2h,沉淀1h,滗水1h。此阶段持续时间约为14天左右,目标使污泥浓度达到2000mg/L以上。

3)随着工艺调试时间的推移,部分老化的污泥需要排除,在系统连通后,需要适当的排除部分污泥,初始排放量为设计剩余污泥量的10%左右,拟定每3天排1次,以不影响系统的MLSS值为准,排出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如先启动1#、2#CASS池,排出的污泥进入调节池后,由移动式安装潜水污水泵打入3#、4#CASS池,培养步骤同3#、4# CASS池)。

4)当污泥培养成功,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后,逐步投入控制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六、高效微生物菌剂投加方案工艺调试步骤

高效微生物菌剂在调试中能替代接种污泥,工艺调试步骤与污泥接种基本一致。

1.投加量

调试期间高效菌剂投加量表

每天推荐用量 Kg

合计

Day 1-2

Day 3-4

Day 5-7

Day 8--21

Kg

30.0

15.0

8.0

4.0

170.0

*投加量基于2400m3/d的水量和设计所给定的水质状况。

2.工艺参数控制

保证调试期间系统正常运行,控制系统满足但不局限于以下条件:

  1. 确保进水C:N:P=100:5:1,以保证微生物的良好生长;

  2. 好氧池SRT ≥10d;

  3. 好氧池DO≥2mg/l

  4. 正常控pH:6~9

  5. 使用期间,要确保各种设备,水泵,泥泵的正常运转,特别是风机的正常运转。

  6. 为了及时掌握系统运行情况,每天必须进行以下指标的检测。

  7. 系统好氧池进出水CODcr、NH3-N等常规指标;

  8. 定时检测曝气池中DO的变化情况;

  9. 曝气池的MLSS、SV30;

  10. 观察曝气池中污泥的生物相;

  11. pH检测。

3.注意事项

换水量和频率根据调试情况进行确定,第一次换水在闷曝2天后进行(根据污水水质调整)。

经过大约7~10天左右的闷曝和控制进水菌种培养后,污泥的性能会明显改善,污泥量也会增加。当SVI值达到10-15%,MLSS值达到1500-2000mg/L时,为了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营养,并及时排除微生物代谢产物,开始连续进出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运行约15天左右,出水CODcr、BOD5和SS基本能达到设计出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