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转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李国兵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更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企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凝聚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关键词:转型企业文化;传承;创新

引言

国有企业转型步伐加快,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如果转型企业想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通过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方式,对企业员工产生积极影响。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要保证在企业核心价值基础上进行。

1企业文化内涵

文化是转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展现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体现为企业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愿景和理念、企业形象等多个方面。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信念,是企业成员的行为标准及核心价值取向。企业价值观可以表明企业的未来目标和发展方向,也能起到规划员工行为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愿景是指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状况及经营目标的期望,是企业愿意为之付出长远努力的奋斗目标。例如,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服务商”,浦发银行的企业愿景是“建设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企业理念是指企业制定的相关行动方略和指导思想,以此来促进企业愿景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理念一般是通过较短的词句就可以表达,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商标、广告、经营服务特色等方式向消费者传达的系统性印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将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推向市场,而负面的企业形象将会给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带来阻碍。例如,华为公司已经为华为手机树立了一个高科技感、高品质的产品形象,因此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新品都是充满期待。

2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2.1文化建设上热下冷

很多企业进行的文化建设更多的是“领导者文化”,虽然很多企业会进行文化理念征集、文化案例传播等,但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很少真正结合企业实际,真正结合基层实际需求的企业文化建设少之又少。企业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理念文化等等都很少结合基层员工的群体意识,这很容易导致企业提出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很难获得基层员工的认可。以G公司为例,该公司进行的文化建设和革新更多地只是将之前已经形成的文化和制度进行改头换面,很少从基层员工群体中收集关于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企业进行的文化培训和推广在基层员工群体中很难得到共鸣,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塑造也面临不小障碍。

2.2文化建设考核滞后

目前,很多转型企业的文化建设考核只是走形式,即便设立了党群、政工、人事等相关部门,也很少针对具体的培训和考核进行相应的存档和归类,对考核结果及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往往将精力放在经营业绩上,文化建设执行情况较差的部门或员工很少受到惩罚,同时执行情况良好的也很少受到表扬。同时,很多企业的思想文化引领与培训工作更多地依照以往的安全文化教程进行照本宣科,很少针对员工的实际操作进行互动和制定实际的解决方案,这类培训和考核很难真正实现员工思想观念的引领。

3转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策略

3.1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积极氛围

首先对转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并达成共识,知晓它是企业通往成功路径上必须迈过的门槛。所以必须以坚定的恒心和极大的决心来推动,破釜沉舟;同时也要在企业内营造积极的氛围,让所有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优良而适用的企业文化一定会为企业的腾飞插上翅膀。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工作内容多、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犹如俗语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指望一开始就立马见效。要既重视高屋建瓴的宏观规划和体系建设,也大力支持各种方式的文化推广项目,用文火慢炖熬汤的心态细致周密地搭建好基础,然后再对这道“文化大汤”悉心“调配”,持之以恒地坚持投入和运作。只有思想上重视、心态上戒骄戒躁,才能让企业文化建设有正确的方向和最佳的质量。

3.2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这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多新媒介。目前很多企业都有企业内部网站、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载体,可以通过这些窗口更好地听取员工的意见。例如,某公司通过在企业内部网站建立员工论坛的方式,让员工在一个自由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定期从论坛上整理员工的意见并做出相应反馈。对于公司的内部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企业也通过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宣传,从而加强企业员工对相关活动的认知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此外,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挖掘各类新媒体工具的功能和特点,选取合适的新媒体途径为企业进行宣传,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

3.3提升员工素质

把价值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落实到每名员工的岗位责任中,转化成员工自觉行为,切实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以共同的行为准则引导和规范全体员工行为,持续开展员工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好“讲奉献十件好事”“最美青工”等评选,扎实推进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员工道德建设。以“3.5”学雷锋日和活动月为契机,突出“岗位学雷锋、公益学雷锋”主题,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做贡献、志愿服务为他人,推动“好人李记爱心基金”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和品牌化。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最美工作区域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评比等为载体,加大内部文明创建工作督查督办力度,着力改善现场环境,提升文明创建的标准和水平。

3.4鼓励文化个性,提升基层参与感

转型企业在内部管理中进行文化建设时,应及时转变关于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自身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定位。企业领导在构建内部思想文化观念时应积极从意识上转变对企业文化工作的看法,将基层员工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及时收集各方面员工对于文化市场观念的反馈,努力实现基层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总体目标之间的结合,在立足于企业大局观的基础上带领各个部门和各岗位员工构建相应的奋斗目标。另外,企业还应高度重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个人追求的具体差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不同部门或不同群体的员工结合自身具体的定位树立相对自由的、个性化的文化价值取向,将文化建设工作覆盖到企业每一位员工,增强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感。

结语

现阶段,全球经济提议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的影响。转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的员工精神面貌与企业理念的综合体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变真理,企业的文化创新不仅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科学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够不断革新企业的发展理念,提高市场竞争力,使转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赵亚群.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7).

[2]李亮亮.新形势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

[3]王晓翔.浅议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19(01).

[4]周胜.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及作用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

[5]牛文科.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与管理,2019(09).

[6]刘刚,殷建瓴,刘静.中国企业文化70年: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J].经济管理,2019(10):194-208.

[7]栾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