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析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风险分析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探究

何燕娜

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在当前时代中,人们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使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成为了重中之重。食品安全问题在现阶段仍然是我国民生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将风险分析充分应用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险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前 言:

在当前时代中,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现阶段我国人民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现阶段的风险分析仍然存在缺陷,导致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如不及时改正,极其易造成社会动荡问题。本文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食品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概述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主要任务是发现食品的卫生问题和安全问题,为当前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进而为我国人民群众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购买环境[1]。为此,相关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应切实做好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工作,防止食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任何风险问题,进而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目前,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安全风险,如易燃易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质、水电风险、有害生物风险等;实验室质量风险,如试剂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等;外部来源风险及不可控风险如食品样品检验、食品样品代表性、食品样品真实性等。应针对当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多种风险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模型,进而对食品质量安全起到积极影响,防止食品安全出现多种违规风险问题,风险分析对我国食品安全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

  1.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问题

  1. 质量检验体系不完善

然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较大的改革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食品检验水平较低、检验标准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等问题。部分地区政府在食品检验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管理以及食品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上出现重复和交叉检验等问题,导致食品质量下降[3]

  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技术落后

首先,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不合理,多数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尚未完善,一些食品添加膨松剂、过氧化氢以及吊白块等,在国家颁布的食品添加剂方面的有关规定中只标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我们发现酱腌菜中检出铝,依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腌渍的蔬菜中不允许添加钾明矾的[6]。由于我国食品标准体系中对各种食品中存在的铝含量的本底值没有统一的规定,会使不法商家利用标准漏洞违法添加钾明矾达到增加产品韧性和脆性的目的。如何界定违法超范围添加和产品本身本底值的界限一直没有国家层面的说法。这给检测机构和监管机构判定和执法带来风险。这样会使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利用漏洞,进行一些非法经营,超量使用添加剂牟取暴利,这样的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

  1.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落后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是规范食品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食品检测实验室使用老旧的检测标准,例如,LS/T3211-1995《方便面》,方便面标准中的组织形态、色泽和滋味气味及所含杂质等[5],方便面标准中对感官检测没有明确规定,检测机构需及时条(采用)用配套的产品安全标准,这样的食品检测标准无法满足当前时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具体需求[4]pp。截止目前, GB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虽然经过不断的修订,已完善很多,但由于缺少配套标准方法,仍有部分限量标准属于临时限量,导致 “有限量标准可依,无方法标准可检”的困境。可喜的是,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完善农药残留检测国家标准,进一步满足市场监督要求。

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风险分析的应用策略

  1. 完善食品检测风险管理

针对当前食品检测中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进一步完善。首先,若想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必须在完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改革,针对食品风险管理各项工作加强治理力度。如增加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强化食品风险管理、更新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以及对食品检验环节中各项内容加以重视等,通过食品检测的严格管控,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效率。

  1. 提升食品检测技术

食品检测应配备先进的检验设备,保证能够准确的检验出食品中的各项成分含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像面条中的组织形态、色泽、滋味和滋味以及所含的杂质等,通过检测数据与国家标准含量数据相互比较,从而确定食品是否安全,能否正常销售。同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将食品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并能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提升检验效率,减少时间成本,进而加强食品检测的风险管理。监管人员应当发挥出其自身的管理作用,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度,进而通过有关风险管理制度的约束督促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整体社会经济效益。

  1. 管理与监管相互结合

食品检测风险管理需要实施区域监管,对各个区域进行分类,建立相关档案管理,在此基础上增加区域性检测档案。通过食品检测区域监管可以有效的了解各区域内食品的整体质量,使区域内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得到解决,进而提升管理效率,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还要实施重点监管,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区域监管相互融合,迎合国家对特殊食品的具体需求,使食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将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和添加剂合理性进行重点监督,进而提升食品风险分析的有效性。

  1. 准确识别风险

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的重点内容就是风险识别,且需要对食品潜在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准确识别风险管控是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食品检测工作是风险的高发地,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准确识别检测工作中的风险来源,并对检测时遇到的风险问题进行归类。

例如,调味笋干食品归类和判定上的风险,以下是个人观点:调味笋干如果是果蔬罐头加工工艺,我们可以把它归类到罐头食品,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是不得使用的;非罐头工艺产品的,可以归类到酱腌菜,按酱腌菜进行判定;也可以按照蔬菜干制品或其他蔬菜加工制品来判定;具体的要看产品的原料、生产加工工艺及产品行业属性来识别。作为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提高食品归类的风险识别能力,尤为重要。有助于日常食品检测工作掌握详情,全面提高食品的风险分析效率。

  1. 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可以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搭建风险分析中心提管理质量。同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当前时代中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风险分析能够符合当前时代中的具体需求,达到食品质量检测要求。如利用风险分析中心收集整理所需要的相关风险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实现风险管理最优化,避免食品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以风险识别中心优化食品检测实验室可以有效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1. 精细化风险管理

食品风险分析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精细化管理,合理筛选高素质人才,组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全面优化食品管理内容,将风险管理制度完善,达成预期风险管理目标。除此之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应透明化,便于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同时,监督人员方面也应进行合理选择,对其监督资格进行相应考核,明确目标确保监督人员的作用,从而避免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阶段,市场环境十分复杂,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使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应用风险分析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须提高食品风险管理意识,全面评估当前风险,并针对风险制定管理对策,从而降低食品风险,以此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子琳.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31.

[2]周晓.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及其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食品,2019(07):125-127.

[3]张宁,周楚涵.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经营与管理,2017(05):120-122.

[4]宁跃.浅谈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6):279.

[5].LS/T3211-1995《方便面》

[6]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