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9
/ 2

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张帷 汪晓冬 高宏 王利利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 天津市 300384

摘要: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交易模式,已经成为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把传统的政府采购放到互联网上,通过电子化平台服务的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对增加竞争透明度,实现专家远程、客观评标,避免人为干扰评标结果,从而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交易主体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1政府采购发展进程与成果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完善管理规则,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近年来,各地根据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并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平台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多地政府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政府采购类项目并可实现平台招标(采购)文件网上免费下载,各潜在投标人均可在网上免费浏览和下载招标(采购)文件,为各投标人节省高额费用,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将“放管服”改革红利转化为市场动力。随着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启用该平台系统抽取评审专家,交易电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配合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交易各方主体信用档案,加强信用管理,形成人人参与交易信用建设、珍惜信用记录、共同维护交易诚信的社会氛围。

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仍存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够高、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多头监管与监管缺失并存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强化监管。2019年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又提出了提出《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0年,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资源基本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行目录管理;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全面贯通、横向互联互通,实现制度规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电子化交易全面实施,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

2发展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的重要意义

2.1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通过电子投标统筹公共资源、评审专家资源,实现远程异地评标、评审等方式,能够减少大量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以及交易中心等地来回奔波的时间,减少通讯、交通、印刷、人力、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大大降低资源的消耗,而且电子化政府采购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交易各方主体能够充分地享受网络资源。

2.2 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公开,采购公告,澄清及修改信息、开评标结果的公示等都要在外网公开,交易各方主体都可通过登录网站,对与之相关的交易公开信息作实时动态了解,保证各类交易行为动态留痕、可追溯。部门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外部监督作用,使监督充分到位,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保证招标采购的阳光运行。

2.3 服务高效,平台交易利企便民,树立便捷、高效的政府形象。

深化“放管服”改革,突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定位,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办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有利于交易各方主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共享市场数据资源和信息,并且对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统计和分析,最大限度挖掘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电子招投标系统提供了更便捷的页面和更人性化的操作,将很多高强度的手工劳动用计算机来代替,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使业务操作更加高效便捷。

3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系统发展的举措

3.1实施协同监管,健全法律制度建设

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根据法律法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分工,形成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接收、反馈等各环节工作机制,监督部门依法查处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部门协同执法。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信息依法公开。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市场主体、行业组织、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促进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建立完备的政府采购制度招标制度、作业标准化制度、供应商评审制度、审计监察制度和交货追查制度,给政府采购电子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3.2智慧监管,制度与电子化并行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并自动预警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与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化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完善评标、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电子化交易、电子化投标、电子化网上评标和电子化的网络取证等相关规范和制度。完善中介机构管理制度,规范代理行为,促进行业自律。

3.3健全、优化政府采购电子系统

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系统建设,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促进数字证书(CA)跨平台、跨部门、跨区域互认,逐步实现全国互认,推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简化平台界面操作程序,加大数据库存储、运行能力,是电子平台交易效率的根本保证。

4结语

电子商务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电子化已成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强化监管。

参考文献

[1].国采中心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再加速[J].中国政府采购,2018(04):11-12.

[2]徐倩.定位基础服务商给力政采全流程电子化[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7-09-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