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研究

李英美

贺州市自然资源局 广西 贺州 542800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在我国的管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合理配置并优化了我国的国土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耕地保护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应监理具有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以有效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现状,研究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

自古以来,粮食是保证国民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合理保护耕地,解决人口与粮食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大量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使耕地质量与数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耕地保护是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切实保护农民的切实利益,保护耕地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福利补助,并缩小城乡差距。只有将耕地保护机制规范化,才能够真正保护农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耕地保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民自身保护耕地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农民进城打工,使农村的土地无人耕种。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产量,但也增加了成本,并没有显著提高农民自身的收入,导致农民对土地耕种失去了积极性[1]。土地的使用不科学、耕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也使耕种土地的利用率不断下降。另外政府对农民的土地征用补助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使大部分农民都从事其他工作而放弃了土地的耕种,从意识上忽视了对耕地的保护。

1.2 土地管理机制薄弱

目前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国家政府也更加重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土地管理机制也偏重于对土地的绿化管理,重点在于怎样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相应的就减弱了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同时,政府会对土地进行征用,以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例如将土地进行转让或售卖使用权给商业开发商,用于商品房开发和工厂建设,甚至为了吸引外来资金投入,低价售卖,导致很多耕地遭到不合理的征用,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1.3 农村集体对耕地保护不力

农民掌握着农村土地的所有权,而农村集体组织,即村委会统一管理农民集体拥有的所有土地。而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集体管理并不能真正发挥制约管理的作用,在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缺陷和问题[2]。一些农村的土地所有权由村委会的干部进行直接的控制,有些村干部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利随意将集体土地售卖,使农村耕地不合理的被应用于开发建筑,无法有效的保护耕地的使用,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发展。

  1. 建立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新机制的措施

2.1 建立统一的土地管理机制

国家应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用于法规政策来进行规范,对土地征用和土地使用范围进行监管,对土地合理的进行规划和设计,规范耕地的规模、数量和用途。同时,通过监理一些奖惩制度来提高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鼓励农民举报破坏耕地或违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使农民能够自发的监督并管理土地。政府还应将公益用地和经营用地区分开来,严厉打击对耕地破坏或违法占用的行为,使政府与民间一起共同保护耕地发展,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的利用[3]

2.2 建立补偿机制,保证农民权益

对农民的耕地占用应监理科学合理并详细的补偿机制,应详细规定农业用地的不同组成,例如具体的耕地面积补偿金、如何让合理的开发并利用耕地。政府应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多为广大农民考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被征用土地后有合理的补偿,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以保证基本生活,应为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设置最低补偿标准,从而保障农民温饱。

2.3 建立全面的土地管理制度

首先,要对土地进行长期规划,分级管理。根据当地的农业结构、土地地貌来进行设计,统一管控土地资源。土地管理部门应和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协调配合来进行土地管控工作,考虑到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等各个方面,统筹的进行土地规划和保护,合理的控制征地规模,对土地进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优化与设计。

  1. 其次,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建立土地的完整资料。针对现在土地的情况应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收集信息,取得真实的土地数据,从而建立全面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为统一规划管理土地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耕地保护的分级管理、优化管理,也为打击违法征用土地或不合理占用土地提供证据。在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信息系统后,各级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信息库了解到耕地的总量和各分级情况,通过数据信息的对比来了解耕地的变化,从而促进耕地保护工作的质量。

  2. 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在对耕地进行分级管理后,应对不同类型的耕地采取不同的保护制度,不同等级的土地建立不同的规划与归属,完善耕地保护责任机制,使专人来监督土地的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的执行。而有些不能按照规范来执行的集体或个人,应根据法律法规来追究责任,使土地保护制度的系统各司其职,权责分明。

  3. 明确限定城乡土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管理制度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进行耕地管理工作时,应进行合理的城乡划分,以免出现土地遭到滥用的情况。有些耕地处于城市的边缘,应按照社会需求来调整耕地的结构与用途。通过分级管理耕地,使各地方的土地管理部门针对性的管理区域内的土地,同时通过完善的管理系统,各级管理部门也能够主动的承担耕地保护责任,有利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

2.4公开耕地使用流程

对耕地进行规划和使用需要土地管理部门进行一系列的考察、评估、审批、监督等工作,这一过程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能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在耕地进行审批时,有些领导部门不能够及时了解土地情况,使审查工作出现漏洞,导致耕地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和占用。因此在土地管理新机制中应监理完善的国土资源调查资料,通过标记要开发利用的耕地来分析是否合理,同时应构建评估管理中心,对上报开发利用的耕地进行勘察、查访后评估价值。土地管理部门应深入的分析相关资料数据,合理配置耕地资源,合理的划分耕地的级别及范围,实时监测地价,调整地价的级别,从而合理的调控耕地使用[4]

2.5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

土地管理部门应合理的调整耕地布局及结构,根据耕地的质量、数量来建立系统的专项基金制度,将耕地保护基金用在实处,使耕地开发项目的审核符合标准,加强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执行水平,根据要求来投入资金,并由专人进行监督确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3结束语

国家粮食充足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土地管理机制,对耕地分级管理,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库,保护耕地的合理利用,宏观调控土地的开发,公开耕地使用的流程,从而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鹏.关于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85.

[2]王龙.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分析[J].时代农机,2017,44(8):140-141.

[3]刘国凤,王雪燕.建立健全经济激励机制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8,41.

[4]李卓东.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4):19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