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A的生理功能及推荐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A的生理功能及推荐用量

杨越宁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312000

摘要:维生素A对动植物的繁殖有诸多影响,为了动植物的健康成长,需要对饲料中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维生素A的合理用量。

关键词:维生素A;生理功能;用量

众所周知,维生素A是营养元素的一种,是任何生物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拥有的,可能存在方式有所差异,但是对生物整体组织细胞的影响都是存在的。维生素A有很多生理功能,在下文中,笔者对维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进行了阐述,并翻阅资料对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的推荐用量进行了汇总。

1.维生素A概述

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属于不饱和的一元醇类,学者们针对其各方面的特征,对维生素A有多种称呼,如抗干眼醇和视黄醇。维生素A有很多生理功能,如视觉和造血功能,还能给骨骼发育提供营养,增强生物的免疫力,使生物更好的繁殖与生长,笔者会针对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就目前的情况,学者将维生素A划分为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两种,其中维生素A1是一种脂溶性片状结晶,物体呈现淡黄色,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之中;维生素A2是一种油状物,物体呈现金黄色。维生素A受其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子较为活跃,与空气接触极易氧化,被紫外线照射会破坏维生素A使其失去生理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将维生素A制剂放置在棕色的瓶子里,使其避光保存。

2.饲料中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2.1维生素A促进生物生长与繁殖

对于雄性动物来说,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动物精子不活跃,数量不足,影响生物的繁殖。保证动物体内有充足的维生素A含量,可以促进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子结合,为胚胎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对于雌性动物来说,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使动物出现春天情绪不佳、不易受孕、胎儿存活率低、胎儿畸形以及难以生产等现象。为了提高胚胎的存活率,就必须保证动物体内有足量的维生素A,这样有孕生物体内血浆中的孕酮水平才有保障。

有学者对胚胎附植的失败率和胎儿在腹中出现溶解的现象做了实验和系统分析,究其原因,都与动物在交配前体内缺少维生素A有关,维生素A缺乏的越多,影响越大也更为严重。

2.2维生素A影响机体造血功能

研究发现,在动物胚胎初期是卵黄囊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胎儿在子宫内逐渐成长,肝脏开始生成,然后才是骨骼的生长,国内外有很多相关文献,都证明了类视黄醇有调控造血功能的作用。维生素A对骨骼的生长和血细胞与血小板的生成都有很深的影响,动物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A,从而促进机体内铁元素的吸收,调控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因此,动物需要补充维生素A,当贫血动物补充足量的维生素A时,体内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数会有明显的增加,只有这样,动物体内的存铁量才不会越来越少。维生素A还可以通过阻断植酸的干扰,增强动物储存铁的能力,促进铁元素吸收和机体造血功能的变强。

2.3维生素A影响生物免疫功能

维生素A通过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对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动物的每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动物体内T细胞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当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出现轻度或者重度缺乏时,CD4/CD8细胞会有所下降,同时也将伴随着动物体内IL-2及TNF-α分泌量的减少;特别是当动物体内的维生素A含量达到重度缺少时,动物还会有胸腺、脾脏萎缩、淋巴细胞转化受限等多种现象的出现。

2.4维生素A影响生物的骨骼发育

维生素A含量与动物骨骼发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动物的整个骨骼发育成长过程中,维生素A都是保障骨细胞,使之能够正常代谢的必要物质。当机体缺乏维生素A时,可能出现成骨细胞功能的失控和破骨细胞数量的减少,致使骨腔变小和骨膜骨质过度增生,不利于机体骨组织的发育及体蛋白的合成。更加会破坏软骨的骨化过程。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时,实验鼠的骨骼发育缓慢,实验鸭的骨骼成长不良,实验鸡的运动迟缓,动作僵硬,甚至有轻度瘫痪亦或是完全瘫痪的风险。

2.5维生素A影响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

2.5.1维生素A影响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调控

维生素A是动物从胚胎发育开始,一项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若缺少维生素A,会产生流产、子宫发炎、动物病死率高的现象。研究表明,特别是哺乳动物,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基因及DNA结合蛋白对胎儿的成长有着非常特别的影响。维生素A可以使动物的胚胎尽早形成,提高胚胎质量,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当动物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时,有可能会对胚胎的发育质量造成影响,致使胎儿发育不好甚至是形态有异;在动物每天的食物中添加足量的维生素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胚胎的基因发育进行调控。

2.5.2维生素A影响动物的视觉相关基因调控

如果动物体内缺乏维生素A,在每天的食物中也没有得到补给,可能会引起视觉问题。人和动物之所以能有视觉,是视觉中枢和视神经在工作,直接发光的物体和反射光的物体,经过折光,在眼底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受到物像的刺激,将图像传入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

维生素A正在通过多种方法影响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成长周期,学者对维生素A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作用和研究,有利于未来调控动物的生长,预防疾病,对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2.6维生素A有抗氧化作用

在一项实验中,分别给实验鼠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由于维生素A是生物体用来抵抗自由基防御屏障的,因此可以利用维生素A在生物细胞膜上所含的多个双键,使之与自由基结合,从而形成抗氧化功能机制。研究发现,当维生素A补充适量时,机体的抗氧化效果较好;当维生素A补充过量时,实验鼠出现了中毒反应;当维生素A补充不足时,实验鼠缺失抗氧化屏障。

2.7维生素A可以提高禽畜产品品质

在禽畜类生物的每日食物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有利于肉蛋奶维生素含量的增多,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副产品的产品品质。在猪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猪肉胴体瘦肉率,增加仔猪每日的重量;在鱼虾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可以提高虾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使农副产品和海鲜制品更加富有营养价值。

3.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的推荐用量

针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我国有明文规定,要求各企业的饲料加工厂必须严格参照执行。农业部颁布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以下简称为“使用规范”),对畜禽的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做了具体规定,具体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的推荐用量见表1。

禽畜种类

每千克饲料中

维生素A的含量

禽畜种类

每千克饲料中

维生素A的含量

肉鸡

2700-8000IU/kg

蛋鸡

1500-4000IU/kg

1300-4000IU/kg

2000-4000IU/kg

1500-2400IU/kg

鱼类

1000-4000IU/kg

表1 禽畜配合饲料维生素A的推荐用量表

因为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的特性,因此不容易在畜禽体内快速消失,而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农业部发布的《使用规范》中,特别规定了不同畜禽因其品种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额外添加的维生素A最高限量也有所不同,国家对此作出了明确指示和强制要求,见表2,所有饲料产品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规范》执行。故此,厂家在确定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剂量时,一般情况下,不考虑原料本身含有的天然维生素A含量,而是全部采用化工合成的维生素A醋酸酯产品,以及维生素A棕榈酸酯产品。

畜禽

品种

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

仔猪

16000IU/kg

育肥猪

6500IU/kg

怀孕母猪

12000IU/kg

泌乳母猪

7000IU/kg

犊牛

25000IU/kg

育肥和泌乳牛

10000IU/kg

干奶牛

20000IU/kg

蛋鸡和肉鸡

14日龄以前

20000IU/kg

14日龄以后

10000IU/kg

肉用火鸡

28日龄以前

20000IU/kg

28日龄以后

100000IU/kg

表2 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畜禽每日饲料维生素A含量最高限量表

结语:综上所述,维生素A对动植物的生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胚胎发育到机体成长,都需要适量的维生素A作为辅助。我国为畜禽饲料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也有着明确的规定,需要相关人员和单位严格遵守。

参考文献:

[1]周建烈.维生素A的缺乏、补充与中毒[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4).

[2]陈译.关于维生素的争论.科技大观园,2005,6.

[3]常世敏,张智强.潜析维生素A代谢与生理功能[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2.

[4]党晓鹏.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推荐用量[J].广东饲料,2015,24(0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