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2
/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卢俊成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环评作为建设生态城市中一项重要的方面,其应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项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更加合理化的手段与措施,进一步的优化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效果。基于此,以下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建设;应用研究

引言

环境评价机制的深化改革,使得环评单位转变了传统环境评价理念。针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应在明确现代环境发展需求的同时,对影响环境的外部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定,利用网络平台及数字技术等实现对环境影响性因素的动态分析,为现代环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保障。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城市概述

1.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只依靠某一种方法或者其他较为零散的方法,很难在根本上实现,它需要一种全面且完善的办法作为指导。就目前来看,环评就等同于战略上通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也就是(SEA),它一般指的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原则与方法如何应用于战略层次之中。也就是主要针对于政策、设计或者规划以及其他替代方案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深入审核与评价的过程。关于SEA的起源可以追溯指上一世纪的60年代末期,美国发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其中具有相关的规定,任何可能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的决定与行动都必须要附带有关于环境影响的报告。SEA属于战略层面的政策,在你目前看来是具有相当的前瞻性的,SEA对于项目层面上长期难以结局的主要问题的冲突的解决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并且可以分析与学习大量的项目累计环境影响。

1.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中的高等级形式,核心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代表着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有性质与技术的科学整合,同时也是生产力最大化目标与创造力最大化目标的共同实现,进而可以实现效益的全面增长与提高。生态城市作为混合体系,需要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充分结合,从当前城市发展现状看,需要以当前社会、经济和生态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科技、自然等方面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生态城市关于生产力、创造力的条件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存在问题分析

2.1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的概念混淆

在科学的城市规划理念下,进行规划草案制定和实施建设之前,需要对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可能性进行分析。政府作为城市规划宏观调控的核心角色,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对城市及周边资源进行科学利用,打造生态城市。其间,科学的方法是依据城市规划草案来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和预测工作,得出科学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但是,当前一些城市规划者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脱离城市规划草案,仅依据经验和主观印象来进行分析,导致所得出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大大降低。

2.2环评人员没有很高的职业素养

虽然环境保护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环评工作并不是十分热门,很少人愿意投入其中,这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环评工作中,很多评价规范比较模糊,这使得环境影响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性,没有有效的评价尺度,导致工作难以开展。此外,技术发展落后导致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断减少,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缺少专业的研究人员,又难以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工作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需要有工作耐心和对工作高度负责。

2.3评估流程不规范,评价技术缺乏创新性

我国社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环境质量评估工作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作为重要的评估体系,环境影响涉及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还包含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区域生物圈、人们居住环境造成的多维影响,是现阶段指导环境治理、保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环评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沿用传统的测评方式,技术手段相对单一,对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不广,工作范围、内容、形式陈旧,实际的工作目标不明确,预测结果与实际项目建成后影响情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也有出现。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应用与探讨

3.1“主动预防”思想在规划层次的集中体现

我国环境保护法经过多次完善,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中污染预防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方案实施过程中,计划是各项政策和战略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来源”特征突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评)可以实现整个规划过程,相关环境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全方位考虑,进而实现对战略的科学选择与合理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在计划源头,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实现对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因素等相关问题的科学处理,在早期开发阶段就加强污染预防管理,进而确保“环境保护、预防为主”目标科学实现的一种措施。

3.2建立完善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在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时,政府部门应当主动承担责任,担任整个工作的主导者角色,并将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了提升城市规划编制水平,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参与管理和监督工作。在构建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程序时,人们要正确认识改革工作,避免各类不确定因素,在特定时间内构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包括组建领导管理小组、设置岗位、选拔人员以及建立工作监督体系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3.3建设完善的人才体系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机制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人才培养机制入手,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加强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培训,综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强化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可以进一步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质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应用。

3.4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环节

环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环节需要很多的步骤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握好专门的流程,做好监管工作,不能缺环节和步骤从而影响了整个环评的流程审批。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之中每个人都有提前知情的权利在审理的时候也要按照有关的流程和顺序,保障审理审查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违反规定的做法要进行有关的处罚从而做好审批工作。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可见,加强对于环评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该如何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现实的事件效果有着非常严重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之中,应该更加的强调环评的重点要素与关键环节的重视,并且重视其科学性与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碧涛,高明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地名,2019(11):49-50.

[2]黄会林,林加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方法[J].低碳世界,2019,9(08):63-64.

[3]刘丹辉.规划环评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53.

[4]汪惠阳.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5):23+25.

[5]廖晴.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策略解析[J].江西建材,2016(07):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