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关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倩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神经内二科, 山东 聊城 252600

【摘 要】目的 总结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支持与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样本,按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数分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加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ug-IMeyer评分与M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HAM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护理策略

现在,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发病后,需要终身服药进行治疗。糖尿病极易引发脂肪、蛋白质等分泌系统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引发脑梗死等多种病症,使得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较高[1]。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将能显著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为总结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策略,本文选择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分组对比来进行护理策略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对象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研究纳入标准。按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数分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4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6例,年龄46-84岁,平均(63.33±2.16)岁;病程2-19年,平均病程(13.85±2.58)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3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7例,年龄45-83岁,平均(64.06±3.07)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12.55±2.73)年。患者全部都对本次研究有全面的了解,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也已经获得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方面,没有较大的差异,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组间对比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血压和血糖监测、病房环境护理等。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加针对性护理。如下。

第一,病情观察。护理人员每日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第二,强化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法,指导患者科学进行饮食,保证营养全面。

第三,心理护理和亲情支持。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负性心理情绪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使患者以良好的身心来配合治疗与护理。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有效的亲情支持,多给患者关心和关怀,使患者在亲情支持下,获得更多的心理慰藉,更好地排解心理压力。

第四,胰岛素治疗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应尽量选择患者皮肤松弛部位,并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第五,卧床护理与留置尿管护理。有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需要长时间进行卧床治疗和休养,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及时帮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整洁,勤更换衣物和床单等,避免患者发生压疮。定时为患者进行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防止患者发生口腔感染。部分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由于机体活动受限,需要留置导尿管,护理人员应加强留置管护理,保持患者的外阴清洁,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配合,对患者开展语言、肢体等功能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Fug-IMeyer评分与MBI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HAMD、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5effdbdf9a142_html_eb24027b7d183a3.gif,分

组别

例数

Fug-IMeyer评分(分)

MBI指数(分)

HAMD(分)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观察组

40

75.86±2.36

85.86±2.04

9.78±0.35

6.52±0.43

6.36±2.55

对照组

40

58.63±4.12

73.74±2.38

18.64±0.75

7.86±1.32

7.93±1.76

t

21.3218

22.3899

54.0208

5.2578

2.191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31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31(77.5)

7(17.5)

1(2.5)

39(97.5)

对照组

40

18(45.0)

15(37.5)

7(14.5)

33(82.5)

3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血糖升高状态,容易发生脑梗死并发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难度,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常规护理要求护士配合医生治疗进行干预,缺乏针对性,导致临床护理效果不够理想[2]。针对性护理以患者为核心,能让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全面和精细,使护理服务更高效、优质,从而促进治疗效果[3]。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针对性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与已有的参考文献研究结果相近。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弥补传统护理模式不足之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君.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219-220.

[2]张晓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9):103-104.

[3]严艳.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