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品监督管理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基于药品监督管理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方法分析

孙维彬

鄄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山东 鄄城 274600

摘要:药品安全是关系到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现阶段我国药品市场管理秩序尚有缺陷,市场中仍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药品,给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针对此,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强化药品生产与流通监督工作,消除假冒伪劣药品,确保药品市场的良性运作,以及群众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监督管理;假冒伪劣药品;治理方法

健康是中国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富强的重要标志。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中国的药品治理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以基层为关注重点,以创新为发展动力,构建严密高效的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我国居民用药保障水平。

一、药品监督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间,部分市场制度与法律制度仍处于磨合期与过渡期。对于药品市场的管理与运作,现主要以法律形式进行管理与约束,且在《药品管理法》内明确了各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细则,以便利用法律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然而,从药品监督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缺陷,其中以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评价标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最为突出,致使药品监督工作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药品监督管理下的假冒伪劣药品治理方法

1加强监管职能

近年来,我国药害事件时有发生,药害事件不仅仅体现出了药品本身的问题,和我国药品监管制度也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医药生产、医药监管集中度较低,政府监管面临着较多阻碍。并且,我国药品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许多药品的外包装、功效也大致相同,不仅人们难以通过外包装来鉴别药品,监管人员在抽检的过程中,也需要仔细地进行鉴别。最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在抽检的过程中,通常只检验处方成分,非处方成分的检验制度尚不完善,这就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假冒伪劣药品。针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我国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针对当前我国药品种类繁多的现状,首先就要加强对重点药品的检验,重点检查和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药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要对假冒药品、无证药品、无证器械,加大打击力度,并且持续曝光已经查处的案件。监管部门要积极拓展监管渠道,提高药品举报的便捷性,引导民众积极投诉举报假冒药品,通过互联网、宣讲,在民众中营造起良好的“打击假药”舆论。与此同时,国家方面要积极推进立法计划以及侵权假冒方面的法律修订完善工作。

2找准假药特点

假冒伪劣药品商家,通常是一些为了谋取不法利益的商家,所以在制造方面虽然和正品药高度相似,但是在外观上还是存在着诸多差异。对此,监管部门就要对正品药,假药的差异有详细了解,在检验的过程中就能提升检验效率。①在印刷、纸箱包装上,假冒伪劣产品的纸箱包装质地较为柔软,在纸箱接缝处容易出现破损,并且多数纸箱都暗淡、无光泽,印刷字体多有重叠字迹,并且排序不完整。目前在市场上,环丙沙星、多潘立酮等药品,假冒伪劣产品较多;②正规制药厂商的药品包装,会将纸盒边缘裁剪的足够平整,但是假冒伪劣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就会忽略该细节,假冒伪劣药品的纸盒边缘压线一般都不规整,并且纸盒的舌扣也有着工艺上的问题;③多数假冒伪劣胶囊药品去掉包衣层之后,胶囊内的粉末会有颗粒。如正规奥心血康胶囊中的粉末通常为棕色、浅黄色,而伪劣产品则呈灰色,并且粉末中有着些许杂质颗粒。

3找准民生热点

我国市场上的药品数量众多,除了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之外,其余药品都可在药店中购买。但是,我国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为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假药一直有着生存空间,假冒伪劣药品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但是,庞大的药品市场和监管部门有限的监管能力就存在一定的短期矛盾。所以,当下一定要找准监察方向,抓住民生热点对常见病药品进行审查、监管。对此,监管部门首先就要引导群众树立起正确的用药观念,让群众对常见药品有全面的了解;其次,要让群众对处方药、非处方药、药品安全性、品种、规格、适应证等要素有所了解,监管部门要通过新媒体渠道、传统媒体渠道,积极对这些药品进行宣传。

4检验的标准化

纵观我国药品监督工作当前的开展现状,需要及时推进我国药品检验工作的标准化,监管部门要积极制定药品检测标准化科学流程,在监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开展工作,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药品质量,同时还能够排查出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对于改善我国药品市场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监管部门采用的检验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药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这就难以应对一些特殊药品的检测以及种类复杂的药品市场。因此,应该制定出针对一般药品、特殊药品检测的标准化规程,如果药品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对生产企业进行问责,并且及时处理。

5规范药品检验标准

规范药品检验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能够增强药品生产与研发质量,而利用药品勘验手段检验药品质量,可以切断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途径。目前,药品检验工作主要根据不同药物检验要求应用不同的勘验措施,然而部分特殊药物鉴别工作具有相似性,需要通过不同技术鉴别其代表性指标才能获取到准确的结果。在监督管理工作中,若发现不合格药品可以直接找到生产企业,并全面核定其药品检验项目的标准与内容,再由监督管理部门验证检验结果,若仍未获取到准确信息,则需要利用化学技术重新检验,规范药品检验标准,确保药品质量。此外,监督管理部门应有效鉴别盗用正规企业批号、药名、规格等现象,查验药品成分与国药标准是否一致、是否符合企业生产标准等。假冒伪劣药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药品本身属于子虚乌有的品种,所以一方面检验药品本身有无不合理性、是否为已注册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识别药品是否出自正规公司、有无合格检验标准,并通过各级药品信息数据库查询,利用信息化方式保证药品监督管理的效率,减少工作中耗费大量物力与人力的弊端。

6增加有效供给

中国产业信息报告显示,随着我国医疗支出不断增加,制药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医药产品层出不穷,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针对当前药品发展的新趋势,要积极推进国药注册受理模式改革,加快审核信息化建设,建立起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审核体系。此外,监管部门要建立起严格的检查员制度,用检验的专业性来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猖獗的情况。

7职能发挥

⑴提高生产环节中药品质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起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产生、检验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⑵针对存在地域性的假冒伪劣药品,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利用完善的监督管理技术与人员队伍扩大监督管理工作的范围,保证地区市场内药品质量均可得到监督与管理。⑶采用宣传教育方式向群众普及药品监督知识,使其掌握假冒伪劣药品的基础鉴别技能,一旦发现不合格药品及时上报,使监督管理工作更为细致与完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我国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这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监管部门要坚持正确的监管方针,将民生热点作为重点,将创新作为工作的主要发展力量,不断完善相应的检验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我国药品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贾震宇.基层药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30).

[2]王海涛,吴彬,倪健.我国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情况分析及建议[J].中国药事,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