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事故预防对策

沐文捷

上海电气电站服务公司 上海市 201100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施工安全。在我国的建设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人员忽视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会给整个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和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安全现状,并根据建筑安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现状;事故;预防对策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加。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巨大。为了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保证施工安全。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个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建筑安全事故,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加以预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损失,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1 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1.1 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虽然很多施工企业也意识到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安全管理依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可以遵循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根本不存在实际安全管理的实际负责人,更甚的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的人员或部门,只有一个兼职虚衔或外部人员挂靠。

 1.2 施工安全设备设施大量闲置或不能正确使用   很多施工企业也购买了大量的安全防护装置,但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安全防护装置并没有在施工中起到作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或者没有能够正确使用。如在许多施工现场,有部分作业人员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带不清楚,这种情况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建筑施工企业购买安全设备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安全检查,但在实际施工中,他们同意将安全设备闲置,不愿意安装设备。

1.3 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不力   建筑施工企业虽然设置了安全监督管理岗位,但安全管理工作依然难以发挥正确的效用,其他各岗位安全责任落实不力,安全管理工作并非一个人的工作。在很多建筑企业,多数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岗位安全职责,公司也没有要求员工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常就是互相扯皮推卸责任。   1.4 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资投入很少,严重缺乏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企业管理者没有把项目安全放在首位,。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不关心施工安全,企业文化中不包含安全内容,导致项目管理人员容易忽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项目安全分为也会因此得弱化,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

2 引起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1 缺乏建筑工地安全环境文化   施工现场是以交叉方式进行多项作业的环境。工作环境差,危险性大。大多数现场较为封闭生活环境落后,卫生条件较差,食堂水平一般,文娱生活缺乏 ,娱乐设施较少。日常施工现场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容易引起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当操作人员在生活或工作中受到事故的刺激时,他们的焦虑会加剧,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会增加。   2.2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部门不力   现阶段,我国建设安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成熟,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制,但监管不到位到位。部分项目没有按照建筑市场的规定办理施工手续,躲避监管,造成事故多发。

2.3 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   如今许多工程项目为了中标,可以压低价格。为了牟利,中标企业随后便将工程分包给资质较低的企业,甚至是没有资质的个体人员,由其自行组织施工。现阶段工程项目基本上是由从劳动力市场招收的农民工建设的,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同时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仅停留在干活赚钱的层面,一旦涉及到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时由于缺乏管理,违章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和制止,或者说难以纠正。这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   3.1 规范市场交易行和优化市场结构   构建相应的建筑企业市场三级结构,即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级结构。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建筑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效确定三级企业结构的比重。建立完善的分包市场,使分包行为更加规范,建立管理培训机构,合理实施服务体系建设,摒弃传统的合同方式,直接对农民工进行管理。通过严格管理和加大处罚力度对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进行管控,显得尤为必要。   3.2 建立安全问责机制,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落实生产责任,严格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机制,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任命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领导机构,加大安全责任的力度。使完善企业从上至下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要积极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预先收集项目各类信息,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系统地收集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信息,障输入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加以整合梳理,形成知识文库,以便我们参考这些信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推广安全管理的相关经验,使项目部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借鉴这些经验开展施工管理,从而有效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水平安全管理水平。

3.3进行施工作业环境的改进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区有意识的进行一些视觉系统的管理改造,适当采用暖色系来环节施工人员的紧绷的情绪,使施工人员在稳定的环境中施工,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情。在危险区域,要合理使用一些醒目的颜色设计标志,或用一些卡通人物小插画禁止警示标志,既能起到实际效果,又能缓解一部分的紧张情绪,有效纠正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另外,施工人员居住的生活区设置一些娱乐活动区域内,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现阶段,已经有许多项目开始建设专门的施工人员生活区公寓,便于开展各类集体活动,也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安全生产宣传,使企业文化得到更好的宣传,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安全事故的发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在整改项目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优化市场结构,合理改善施工环境,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将按住行业的安全行可靠性。在未来建筑业的发展中,建筑技术和施工人员技能将得到提高,建筑业将更加安全,建筑业将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文献:   [1]张庆.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王建利.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建筑安全,2010(9).   [3]李占云,赵国安,范秀蓉.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J].现代职业安全,2009(8)

[4]赵金娜.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管理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5]张乃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6]马宁.浅谈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实施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