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探讨

王凯

身份证号码: 14031119910809**** 山西省阳泉市 045011

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公路是我国各个区域经济联通的重要纽带之一,90%多的货物运输履行经济交流等都需要公路作为基础支持。但是公路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公路的质量问题,公路前期的建设质量会影响公路质量,但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决定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因此后期施工养护技术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应将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相互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最大限度的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年限,让其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防治措施探讨

引言

公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公路的施工与养护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做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至关重要。但当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严重的交通运营超负荷现象,并且引发公路路基下陷、路面裂缝等大量病害产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出行带来严重影响。立足这一工作背景,本文对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特征概述

我国国家第一面积辽阔且地形多变,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信息较为复杂,因此,公路的实际施工难度较大,如何做好施工养护技术管理成为公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施工中要认识到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的特点,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以人工机械的方式对公路进行科学保护,以求获得最大化的使用效益。公路施工养护技术要在科学的管理制度支持下,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施工全过程的养护,充分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工期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公路实际使用寿命。施工养护技术是工程中能够确保公路施工质量及工期的前提下开展的各项养护工作,养护工落实在施工中,以及其在施工后的落实均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公路施工养护技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需要反映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各个阶段,还要做好养护技术落实的管理,从容面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延误工期或影响公路质量。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道路施工的特点是建造时间久,施工量大,建造机械多,建造工序薄弱。为了确保公路的工程质量,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在正式施工前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以便于规范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为公路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还需要考虑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的车辆驾驶等,还需要考虑高速公路本身有关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技术管理应包括施工图纸的研究系统,技术交流系统和设计变更通知系统,必须保证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施工技术图纸是施工人员进行项目的“定向塔”。所以施工图纸必须要具备无误性,完善性,合理性等等,否则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并在确保项目周期的因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重视施工设计图纸的审视,提升研究的份量,保证设计图纸的每个细节都适合项目施工的施工标准,并且确保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和设计施工图。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沿线居民的日常生活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对施工图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并且要保证每一个采集的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中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应该立刻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更改和修正。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对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提高公路建设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以保证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在具体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将每个项目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具体的工作人员,与公路建设有关的建设任务被有效地分配给负责人,从而促进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提高管理者在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对鼓舞整个施工队伍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3养护措施分析

3.1提升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可保障公路交通事业稳步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培养自己的养护队伍,在人员招聘上选择高学历的、专业化的人员优先录取。在人员培训上,要定期对队伍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在培训中融入绩效奖惩制度,对培训中积极表现且成绩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现金奖励和口头表扬,对培训中持消极态度或表现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和适当经济处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将设备的操作方式及时交给养护人员,通过真正的公路养护实践和培训,有效提高施工养护人员的素质至水平,为公路的科学养护奠定坚实基础。还有部分部门可能由于人员不足,导致人员培养受到一定影响,要求企业强化对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进一步强化,确保管理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胜任自身管理岗位,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实际管理水平。

3.2路面裂缝养护技术

公路施工与使用过程中,路面容易产生裂缝,若不及时养护,随着裂缝的扩大,整个公路将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一旦路面有裂缝产生,相关单位就需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根据公路路面裂缝类型、开裂程度等采取相应的养护技术,及时缩小或消除裂缝,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如当路面裂缝较小,而裂缝类型并非是工作缝时,采取填缝的技术方法进行养护。采用黏附性高、耐久性强的填缝剂对路面进行填埋处理,以达到消除病害、有效养护的目的。当前,适用于公路填缝养护的材料有沥青、橡胶以及树脂类材料等,这几类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运用。而灌缝养护技术则比较适用于路面裂缝程度较为严重的情况。如路面裂缝的宽度、深度尺寸均较大,已经严重影响公路的使用,那么相关单位可及时组织技术人员采用灌缝的技术方法对公路进行养护处理。养护时,沿着公路裂缝的走向,使用开槽机进行开槽,之后按照行业标准将密封胶加热,并将密封胶灌入挖好的沟槽中,直至与原路面无缝衔接,达到养护目的。与其他的养护技术方法相比,这一养护技术更为快捷、有效,密封胶有着很强的密封性,经养护处理后公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产生裂缝。对于路面裂缝,还有一种贴缝的技术方法可供使用。若经检查发现路面出现裂缝,且裂缝宽度小于4mm,那么就可采用贴缝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若路面裂缝大于4mm,此时单纯采用贴缝的技术方法已经很难再达到消除路面故障的目的,工作人员必须将贴缝处理法与灌缝处理法结合使用,以达到好的养护效果。再采用贴缝的技术方法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路面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内不存在杂物且保持着干燥状态,之后根据裂缝的宽度、长度剪取贴缝带,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范粘贴,注意贴缝带要将裂缝完全覆盖,且裂缝要处于裂缝带中间位置。很多裂缝的形状都不规则,如需转弯,可把切缝带剪断。另外,为达到好的养护效果,施工时要保证贴缝带与路面之间不存在气泡,贴缝带要紧贴地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行业对公路质量提出新要求,为更好处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系,延长供使用寿命,提高其社会效益,要针对公路施工采取科学的技术管理,强化养护工作,并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公路养护的经验教训,完善养护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促进交通行业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赵元.分析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