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 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沈清凤

梅州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一、前言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具有长期性,在确定相应项目之前,需要做好完善的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模式和资金控制方式,完善项目的后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建设体系的高效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当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投资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1. 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前期工作不严谨、不扎实。项目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工作环节。审计情况表明,由于项目建设前可行性论证不详实、不充分,且行政意志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建设中设计变更、项目调整而增加投资。前期工作拖拉,在倒计时限期完成分阶段任务的行政命令催促下,几乎未留给项目审核的时间,这不但影响审计的质量,也加大审计未能发现并制止不合理项目规划、设计、预算的风险。

  2. 施工图设计不合理。有些项目在未提供地质勘探报告即匆忙委托设计或设计人员未到现场详细勘查,闭门造车式地设计。虽不触犯强制性标准,但也不考虑经济合理性,擅自提高设计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某市政道路设计不考虑工程使用特点(临时道路),项目定位不准确且设计保守,审计建议对该道路的定位和功能先予明确并作充分论证,根据实际需要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3)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现场签证,是指有些项目在施工图纸上不能反映,但实际发生时需要现场确认的施工内容。施工签证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若把关不严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审计发现,工程签证内容常有不完整、不够真实。

(4)代建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还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项目代建机构多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满足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政策性要求,但是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分散、人员编制紧缺、专业性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造成了项目管理中合同意识不足、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较弱,施工的质量不符和技术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和施工质量不达标、工期拖延等现象频发的问题出现。    

三、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探讨 

(1)加强政府投资决策管理。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决策依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咨询中介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编制,经专家评审后发改部门审批。

(2)加强设计环节的管理。改变现在设计的粗放型管理办法,成立方案优化小组,针对使用功能需要和规范要求,判断设计合理性,挖潜优化设计;改变相关部门仅凭业主委托一家设计或中介的结论作出立项和招标决定的现状。必要时可实行限额设计招标。理顺与设计、中介机构等技术咨询单位的利益关系,对设计、造价咨询成果的优劣应有制约奖惩措施并落实到委托合同中。 

(3)抓项目招投标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应加强招标条件的监管,明确未完成工程规划许可及施工图审查手续的一律不允许进入招标程序。加强执法监督力度,预防虚假评标,对于部分将招标项目化整为零来规避招标的单位或个人,在追究其经济责任的同时,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还应加大工程量清单审核力度,适时延长专家的评审时间,工程的重点难点应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明确相应的措施,以利于专家评审时有所依据,快速合理的做出判断。 (4)抓合同签订和施工管理。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主要条款签订合同,不能随意更改合同实质性条款。中标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应报行业主管部门备案。重大项目通过跟踪审计进行监督,跟踪审计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影像设备留存现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接近原状、原物、原貌,另一方面要做好书面取证记录,对审计结果有重大影响的事项,都应记录取证。对设计变更进行计量与评估,分析设计变更对于造价的影响,从多方案变更中优选出实际可行、经济合理的变更方案、并测算出设计变更造成的费用增减。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监督,载明变更产生的原因、背景、时间,当事人、工程部位等,为竣工结算提供详实可靠的资料。跟踪审计人员应及时深入施工现场,全面掌握工程进度情况,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对工程的进展情况拍照取证,确保工程计量、计价的准确。 (5)抓项目竣工资料管理。按财政部、建设部印发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承包人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完整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经发包人催促后14天内仍未提供或没有明确答复的,发包人有权根据已有资料进行审查,责任由承包人承担。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一方面要督促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工程资料管理的相关要求,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对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查,如是否存在工程变更资料不完善或增加工程未按规定报批、施工资料不齐全,施工图绘制不规范、工程验收资料不完整等情况。

(6)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中介机构主要涵盖项目策划、评估、测量、地勘、设计、造价咨询、监理、检测等业务。但在目前监管未能真正到位的情况下,中介机构易受利益驱使或被少数人利用,违规操作。在对造价咨询中介的业务管理方面,加强沟通,编制预算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调整不切实际的做法和造价,结算要求亲临现场核实变更,纠正多计、重计工程量,准确套计定额,制止多种形式的高估冒算行为。每年结合定期、不定期的质检考核、资质年检,进行适当奖惩,同时在法规层面明确责任终身追溯的制度。 (7)试行建设项目绩效评估。重大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后,应由监察、计划、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对项目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将建设单位的投资控制水平纳入考核,促使其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在绩效审计时,将投资决策、建设规模、资产利用与投资的“效益性”相结合,将项目招投标、合同履行、工程价款结算等与投资的“经济性”相结合,将建设资金使用、损失浪费与投资的“效率性”相结合,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政府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8)推行政府工程代建制并完善相应管理法规。“代建制”是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来负责建设实施,建成后再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引入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可以使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各个环节彼此分开,互相制约,进行有效管理。尤其适用于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如医院、学校等政府投资项目,既可克服指挥部模式的弊端,明晰责、权、利,又能使管理更规范、效益更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性、带动性和调节性的作用。同一般性建设项目相比,政府投资项目具有公益性、投资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要格外注重对于前期工程、招投标管理和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寻求方式方法来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项目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要起到引导作用,真正实现项目建设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董伟良.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2]张崇波.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研究——以温州市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4.

[3]练吉禾.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