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逆作法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房屋建筑施工逆作法技术应用

魏艳增

山东森远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各种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位置一般都处于城市核心位置,为了减小施工对于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高层建筑的地下结构施工,由于逆作法施工良好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此方法被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施工中,基于此,简要介绍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及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应用优势。 

关键词:房屋建筑;逆作法;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内部的用地紧张,利用空中优势和地下空间的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首选建筑工程类型。施工逆作法作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首选施工方法,其需要从土地结构、基坑深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一、逆作法内容

传统的施工技术大部分是采用单向施工,即首先进行基坑开挖,之后进行一些地下水等的处理,之后进行沉桩或者进行浇筑基础,之后回填,然后开始地上的作业,其地下部分的作业占了总工时的一半以上,因此传统的施工技术既费时,又无法保证质量。而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基坑开挖前首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并进行桩基施工、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安装与混凝土柱或桩基对接的钢柱,然后施工首层楼板,通过首层楼板将地下连续墙、桩基与柱连在一起,作为施工期间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承结构。而不是由下至上单向施工。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支撑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便开始进行上下同时作业,其地上人员采用传统的方式,首先进行地层的支模,之后进行浇筑,然后一层一层的逐层进行标准层的浇筑,直到封顶结束。而地下部分则与地上部分同时施工,完成隐蔽工程的施工,确保基础的牢靠。

二、施工逆作法技术的施工要点

逆作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通常用于位置较为复杂、地下水位偏高以及基坑深度较大等复杂的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在使用逆作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沿建筑物周围施工场地的地下连续墙或地下室轴线、以及其他支护结构,在建筑物内部的关键位置进行支承桩的浇筑,或打下中间的支承桩和柱,以此承受底板封底之前所受到的施工荷载或上部结构自重。而后,再进行土方开挖,保障第一层地下室的底面标高,同时完成该层地下室的梁板楼面结构施工,并将其作为地下连续墙的刚度支撑,再逐层开挖下方土方,浇筑隔层地下结构,至底板封底为止。

当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完工后,便可以开始对上部结构进行施工,因此,可以继续向上进行逐层的地上结构施工。同时进行地上或地下结构的施工,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进度。

三、房屋建筑施工逆作法的技术要点分析

3.1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逆作法时,因为地下室外墙水土荷载的作用力需要由地下连续墙来承担,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首先修筑导墙。常见的导墙主要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导墙在施工时要对房屋建筑施工场地的地下水况、表层土特点、荷载作用力等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从而确定导墙的深度和厚度。其中,导墙的厚度应控制在1~2m范围内,内墙厚度应控制在15~20cm范围内,墙趾高度不得低于20cm,且施工作业面要比地表水平面高出1m左右,保障导墙顶面与水平线的平行。基底要与土层面贴合,导墙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轴线要平行,且避免槽中渗入泥浆。

在导墙施工中,需要保持施工场地的平整,测量挖槽的深度和宽度,搭建支撑模板,并在模板周围设置上下两道木对模板进行支撑,防止导墙因模板受到的作用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模板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才能拆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挖槽作业时,除要对挖槽的精度进行有效控制外,还要依据土层的实际情况缩短单元槽的长度,并在挖槽作业结束后,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对挖槽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稳固地基,防止因地基沉降而导致的倒塌事故。

最后,如果房屋建筑施工场地周围存在大型建筑,则必须尽可能减少单元槽段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确保槽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此为后续连续墙施工提供有力条件。

3.2土方开挖的技术要点

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破碎、松动、挖装、运输出渣等相关工序。在采用逆作法技术进行施工时,起到水平支撑作用的是基坑周围立体结构中的地下室板梁结构。

地下室施工适合采用现箱型结构,以此保障地下所承受的土体压力,可以按照各构造分部所占刚度比进行有效分配,保障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桩身所承受的荷载有负摩阻力、正摩擦力、上部外荷载、桩端阻力等,这些荷载过大时,会导致支撑桩出现沉降变形或升抬的情况。

例如在地质构造相同的情况下,应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所承受的土体压力要小于顺作法支护系统,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中间支撑柱的升抬及沉降数值进行精准计算。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相邻柱之间的沉降差比警报值大的情况,必须立刻停止上部结构的施工,加快土方开挖速度,并在土方开挖的部分施工阶段进行有效的加固及注浆,以此保障土方开挖的安全性。

3.3沉降施工的技术要点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底后注浆施工技术,以此加强地下连续墙的竖向承载能力,提升墙端土的承载性,进而减少边柱与相邻墙之间、相邻墙或柱之间的沉降现象。为有效防止沉降现象的发生,还可通过加固基坑底土体,采用深层搅拌桩作业来达到加固坑底土体的目的,以此有效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发生,全面提高基底土体刚度和强度,增大基坑底部的稳定性和抗隆能力,进而能够对结构不均匀沉降进行有效控制。

因此,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土方开挖的速度和形式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上部不同结构和地下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管控,同时引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利用信息化的检测手段来提高施工过程的监测水平,从源头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四、施工逆作法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有效应用

采用逆作法施工的房屋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中间支撑柱,即临时支撑柱和永久结构柱。在对中间支护柱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对桩孔的质量控制,而桩孔的质量又决定了中间支护柱的质量。为此,施工单位必须保障证桩孔承台的中间层和下卧层能够达到一定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确保证桩的扩径能够符合施工要求,不影响后续的施工作业。

其次,在逆作法施工中,中间支撑柱、地下连续墙以及地下室梁板间存在着许多的连接节点,这些连接节点在进行处理中,存在着节点间连接困难、施工难度大、以及钢筋连接量大等问题,这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连接点的重视度,防止因连接点施工不当而出现的地下室连续墙开裂或渗漏等问题,以此减少建筑后期的正常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结构的外墙,主要是依靠各种类型的连接钢板与嵌入的连接钢筋,与地下室的各梁、板之间进行连接,其需要建筑单位对预埋件的精度和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并且在土方开挖完成后,要对地下室预埋连接钢筋以及各种接头钢板进行淤泥清除,以此确保后续浇筑的质量不受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逆作法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强化高层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防止地面沉降问题,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质量,保证建筑后期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梁诚智.试论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结构逆作法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03):138.

[2]陆飞.浅谈城市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9,16(06):123-124.

[3]王双.浅谈建筑施工中的逆作法的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9(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