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浅谈乡镇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陶运亮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应急管理局 安徽池州 247299

摘要: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处在安全监管工作战线的最前沿,直接督促、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关键看乡镇的具体落实。乡镇安全监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是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有些是监管方法和能力的问题。要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有人热爱安全监管工作;要施行委托执法,确保乡镇有安全监管手段;要强化培训学习,增强监管本领;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安全监管工作成效。

关键词:乡镇;安全监管;问题,对策。

前言:当前,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主体多样化,影响安全生产的瓶颈因素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人员安全素质整体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落后过剩产能的调整造成很多企业效益低下、资金不足甚至倒闭,从而出现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日常安全管理缺失,对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处在安全监管工作战线的最前沿,直接督促、指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成效关键看乡镇的具体落实。如何理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安全监管的作用,十分重要与必要。

一、目前乡镇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监管队伍不稳定

目前,乡镇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都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分管领导,其中有的开发区还先后设置了安监分局。但是分管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更换极其频繁。资历老的领导推给资历浅的领导分管;年龄大的推给年龄小的、新录入的工作人员。任何工作,人的因素是关键和基础,如果从事的人员在主观上不想干,那么就谈不上能够把工作干好。安全监管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频繁的原因是:

1、责任重大。安全生产问责机制应该是各种工作问责机制中最严厉的。一方面,只要社会在发展,安全生产事故就可能出现,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辖区内不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出了事故就会被追责;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失职追责”无可厚非,但“尽职免责”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现在谈到安全生产工作就等于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对人员进行严格问责。难道每一起事故都是相关监管单位、人员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吗?很多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有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出了事故如果不处理人,好像就不能对公众及舆论有个好的交待。

2、工作面广、任务重。安全生产涉及各行各业,厂矿、学校、建筑、交通、供电、消防等等,从生产经营单位规模来讲,以小微企业居多,其中还有许多作坊式企业。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薄弱,业主及从业人员整体安全意识差,监管工作面广、监管难度大。

3、相关待遇差。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直接面对众多中小企业,要经常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检查,工作辛苦,危险性大,同时绝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还兼职政府其他工作。机构改革后救灾救灾、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职责划入了应急管理部门,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工作压力更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普遍没有岗位津贴和补助等,与公安、纪检、环保、信访等部门相比,安全监管人员的相关待遇偏低。

(二)、安全监管手段匮乏

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县级及其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具有行政执法权,而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直接接触企业的最前沿却没有执法权。在日常监管中,面对各类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乡镇往往因为没有行政执法权而缺少了威慑作用,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类违法行为,大大降低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

(三)专业知识不足。由于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每个行业或领域都有其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专项业务知识,仅参加一期短时间的执法培训是无法应付工作的。目前,乡镇及开发区安全监管人员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微乎其微,再加上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知识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四)思路不清。很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感到困惑与迷茫,辖区内这么多企业怎么管?有很多小微企业,怎么让他们去落实安全措施?到一些企业去,企业老板不理不睬怎么办?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安委会的文件这么多,怎么去落实?……这些都是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困惑与迷茫。有些乡镇不知道怎么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干脆就被动应付,“四个了之”现象较重(会议一开了之;文件一发了之;安全检查一查了之;执法文书一下了之)。

二、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有人愿意干。

1、体现并落实“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制度。 “失职追责”与“尽职免责”在实践中应该是并列的 。仅仅体现“尽职免责”而不落实“失职追责”是对社会及老百姓的不公平、不正义;反之,仅仅体现“失职追责”而不落实“尽职免责”是对安全监管者的不公平及体制内的不担当。如何有效落实“尽职免责”还需要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完善及民众、舆论的理性对待。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明确安全生产“尽职免责”的范围或在事故责任认定中应充分体现并落实“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制度精神。

2、细化责任,齐抓共管。乡镇安全生产办公室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安排、协调区域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原则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村、社区明确一名安全信息员,对辖区内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向乡镇安全生产办公室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社区及下属单位进行年度目标考核时,要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进去。这样就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做到了“千斤重担众人挑”。

3、完善激励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制度。目前,笔者所在县仅仅个别乡镇和开发区落实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制度;在与外地区同仁交流时也是这种情况。津贴标准:从事矿山安全监管的人员320元/人、月,其他行业安全监管人员220元/人、月。平均每个乡镇及开发区分管安全的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只有2-3人,实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制度对基层财政负担不大。关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制度,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55号)文件有明确规定,但有些部门和地方不执行。落实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制度是对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的一种工作支持和肯定。二是乡镇要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正常开展。三是组织人事部门应提高对安全监管人员的关注及关怀。

(二)委托执法,确保干得成。近几年,县区级安全监管部门持续组织基层乡镇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参加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班进行学习,很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都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针对乡镇普遍缺乏监管手段的共性问题,逐步探索在企业集中的大乡镇及开发区由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实施委托执法,一些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可由乡镇实施。

(三)不断学习,确保干得了。系统学习《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标准;学习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技术实务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培训班、书籍、网络等途径及时获取和更新业务知识。只有掌握了业务知识,才能在监管工作中全面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行政执法依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理得当。

(四)细化措施,确保干得好。

1、调查摸底,做好台账。要对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底数,做好台账并及时更新。要了解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分布情况、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型及等级、重大危险源、从业人员数、安全生产条件等基本情况。

2、分类监管,精准管理。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规模、安全风险、人数、基础安全管理情况等因素将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对重点单位及安全风险级别高的生产经营单位提高检查的频次;对风险级别低的一般单位减少检查频次,如一次抽检25%,全年全部抽检到位。这样就能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对不同类型的单位,不能机械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标准,提出相同的要求。小微企业侧重于现场管理及基础条件检查,以保证基本的安全条件,如果要求小作坊式企业去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台账、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显然难以做到;对安全风险级别高、企业规模大的则要系统、规范的进行安全检查并严格督促落实。

3、树立工作威信。一是要实现“闭环管理”,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时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一定要进行复查,确保整改到位,如果“一查了之”,后期不闻不问,企业就会认为安全检查是“走过场”,就不能从思想上重视。二是敢于“亮剑”,对那些拒不整改、态度恶劣、阻挠执法的企业,就要敢于处罚。有时候,处罚一家企业,胜过检查百家企业。有委托执法权的乡镇可采取简易程序执法,也可提请县级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或按规定程序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

4、统筹安排,做好结合。各乡镇都有同感,在单位收文中,事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是最多的,这么多的工作怎么做?因此,乡镇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就要学会统筹安排,如对于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点时段的安全大检查可以与各种专项整治、专项检查做好有机结合,一并部署安排、实施。

5、改革安全生产考核方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建议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在考核体系中的分值,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引导被考核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事故隐患排查等前期预防性工作上,杜绝抓安全生产工作就是碰运气的不良倾向。

结语: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全国正在复工复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应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力督促、指导、支持乡镇一级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