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疾病使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6
/ 2

眼底疾病使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宋先德 路航 石悦 井敬元 李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眼底疾病使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眼底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临床常规治疗)与研究组(30例,给予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眼底疾病患者具有较高有效性,且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眼底疾病;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效果

眼底疾病在临床眼科有着较高发病率,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失明。常规的物理及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有较高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效果较显著[1]。本文现将眼底疾病使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60例眼底疾病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眼底病诊断与治疗》中的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3)受试者依从性差,严重违背试验方案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5.35±2.11)岁;病程(2-21)月,平均病程(6.89±1.15)月。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5.16±2.03)岁;病程(1-19)月,平均病程(6.45±1.56)月。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每次口服3粒血栓通,每日口服3次,连续服药2个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维生素B1或者B2增加治疗效果。

研究组:给予激光光凝手术治疗。协助患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详细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缓解不良情绪。治疗前30分钟,给予复发托吡卡对患者实施散瞳,若患者瞳孔直径约7mm时可进行手术。选择0.5%的地卡作为麻醉药物,实施点眼麻醉。选择激光光凝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全网膜镜观察患者眼底情况,瞄准患眼病变组织,通过激光治疗。输出激光功率、波长分别为200-500mW/527-537mm。对于病情严重患者,需进行3次左右治疗。术后,采用0.9%氯化钠冲洗患眼结膜炎,清除接触镜介质及角膜分泌物。术后,选择缩瞳药物及抗生素治疗,以防感染。并选择眼罩来遮挡患眼,避免角膜暴露。

1.3疗效判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治愈:患者视力完全恢复,水肿及黄斑彻底消除,无不良反应。好转:患者视力提高超过3行,临床症状得到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后并发症。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取p值小于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治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30)

7

16

7

23(76.67)

研究组(n=30)

11

17

2

28(93.33)

X2

-

-

-

9.452

P

-

-

-

0.01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组别

眼压上升

眼内炎

玻璃体积血

发生率

对照组(n=30)

3

2

2

7(23.33)

研究组(n=30)

0

1

1

2(6.67)

X2

-

-

-

9.214

P

-

-

-

0.001

3、讨论

眼底病变指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及玻璃体所出现的炎症,多是由于其他系统疾病所导致的,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药物治疗眼底病,往往受到给药途径及血药浓度限值,且用药时间较长,大部分眼底病患者合并全身疾病,药物治疗受到了限制,难以维持。加上患者心理接受能力较差,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放弃了治疗,进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2]。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光凝术已为临床提供了新治疗方法,对眼底病变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准确性。

激光光凝术是利用激光热效应,将视网膜内组织细胞凝固,增加患眼视网膜的内层细胞供氧能力,促进视网膜吸收出血,从而达到止血效果。眼底病治疗中,通过激光光凝治疗可降低治疗中的视力损失,尤其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眼底病变中,可封闭视网膜病变的无灌溉区,降低新生管的形成,特别在增殖期病变患者视功能挽救中,可取得显著效果。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眼底病变可能出现流泪恶心、眼部胀痛、头痛等临床症状,且术中也有可能出现出血等并发症。这就要求在手术治疗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术前向患者讲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病变治疗原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对于术中已出现的恶心、头痛及眼胀的不良反应,术后出现的眼压升高、出血等症状,适当采用药物治疗,以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眼底疾病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庆言, 李晶, 史春生.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评析[J]. 求医问药, 2018, 16(5): 138-139.

[2]刘金长. 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眼底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 医学信息, 2018,31;456(01):110-111.

[3]斯娜卓嘎. 分析激光光凝术在治疗眼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7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