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股骨粗隆 下骨折的 临床疗效观察

/ 1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股骨粗隆 下骨折的 临床疗效观察

戴国达 1 ;殷铭 1 ;朱义用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

目的:临床观察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0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的1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结果。结果:对1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直到骨折愈合为止,在15例患者中,在1年的随访中,骨折处均愈合,无位置丢失,无股骨头坏死,没有髋部螺钉穿过股骨头的情况,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股骨粗隆下区域通常被认为是小粗隆下方边界以下的股骨区域,向远端延伸至股骨近端和中部三分之一的交界处[1]。这些骨折最常见于两个患者人群,即低能量跌倒后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和参与高能量创伤的年轻患者。在老年患者中,导致直接的外侧髋关节外伤的轻微滑倒是最常见的损伤机制。其中大多数主张提倡早期手术干预,减少患者保守治疗或卧床发生的相关并发症[2],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0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下骨折并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6-75岁,损伤原因:10例为车祸伤,5例为高处坠落伤。骨折按Russell-Taylor分型:I B型5例,II A 6例,II B型4例。

1.2手术方式

患者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术前在正侧位透视下进行闭合性骨折复位,然后予以固定牵引。在距离大转子下方约2cm处行长约8cm的切口,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纵向切开后,我们在外侧近端插入处裂开外侧切开阔筋膜,牵开阔筋膜张肌和股外侧肌,暴露股骨近端的外侧,进一步复位骨折断端,当骨折成功复位后,将钢板置于股骨近端的外侧面,C臂机明确钢板近端放置位置,将股骨颈钉打入股骨颈,而股骨颈螺钉位置大约在股骨头的中间三分之一处,在透视下调整前倾角后,我们依次旋入其余螺钉,所有患者均闭合伤口引流。术后卧床两天,并适当行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术后第三天允许患者患肢不负重站立,术后每隔2周门诊随访,约8周后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开始局部承重。术后4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

1.3结果

15名手术患者均得到定期随访,并随访直到骨折愈合,所有骨折在1年的随访中骨折均愈合,没有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没有出现内固定断裂,没有螺钉穿过股骨头的情况,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二、讨论

通过临床随访,我们得出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好,患者满意度高,股骨转子外侧壁被认为是稳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重要因素[3],该板放在股骨近端外侧面,可为外侧骨碎片提供应力防护,防止骨折片的移位,同时能避免动态加压髋螺钉引起的股骨头的进行性内翻塌陷,值得临床推广。

三、参考文献:

1. Wiss DA, Brien WW.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 Results of treatment by interlocking nailing.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2;(283):231-6.

2. Stern R. Are there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Injury. 2007;38(Suppl 3):S77-87.

3.Gotfried Y. The lateral trochanteric wall: a key ele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unstable p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4;(425):82-6.

(作者简介:戴国达,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关节损伤修复、四肢骨盆创伤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