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理念在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ERAS理念在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黄依静 孟建红 李欣华 梁雄杰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1月 ~ 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随机等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ERAS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出院满意度。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低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出院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出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后入路腰椎融合术已被广泛认为是用作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1]。将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能够优化围手术期的护理治疗措施,减轻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1.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 ~ 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随机等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主要入选标准:(1)年龄16-70周岁,性别不限。(2)确诊为短节段腰椎疾病,需行MIS-TLIF术。主要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2)术前长期卧床,行动困难。(3)确诊为糖尿病及其他重度代谢性疾病的患者。(4)胃排空障碍、消化道完全性梗阻、无法使用肠内制剂的患者。(5)伴随重度心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情况;精神紊乱、酒精依赖、有药物滥用史人群;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过敏体质或既往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每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及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并指导其术前8h禁食,6h禁饮,术中按要求对患者进行补液,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生命体征监护,遵医嘱用药护理。对ERAS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包括以下方面。

1.2.1 术前护理 包括:(1)对ERAS组的患者进行各项评估,包括ODI、BMI、VTE评估、疼痛评估、JOA、ADL、PHQ-9 评估、GAD-7筛查、MMSE测验、睡眠质量指数等。(2)心理护理:做好加速康复外科内容介绍工作,取得配合。告知其同类型手术成功经验,树立信心。(3)预康复指导:通过视频播放、健康宣教手册等多种方式指导患者床上进行咳嗽训练及呼吸训练,训练床上使用便器解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进行轴线翻身,掌握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等。(4)疼痛评估:指导患者疼痛自评方法,中度及以上的疼痛及时处理。(5)饮食护理:交代患者术前一天正常饮食,术前 6 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第一台手术:术晨 6:00 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电解质溶液200ml。接台手术:术晨 6点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电解质溶液200ml,8点后每小时口服50ml直至接手术。

1.2.2术中护理:(1)严格保温,术中测监测体温。有多项Meta分析及RCT研究显示,术中避免低体温可以降低伤口感染、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2] 。(2)协助医生及麻醉师进行术中的血液管理。(3)不常规留置尿管及引流管。

1.2.3 术后护理(1)进行专科评估: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进行四肢肌力、感觉和膀胱功能评估。(2)观察术口敷料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3)疼痛评估:记录术后24h疼痛最大分值,若≥4分通知医生加强止痛。(4)术后>2h在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即可少量逐步口服透明液体,麻醉清醒后1h指导患者咀嚼木糖醇,增加唾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功能早期恢复。(5)指导功能锻炼:麻醉清醒后4h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轴线翻身,股四头肌收缩,踝泵运动,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及呼吸训练。(6)术后当天疼痛得到控制后,遵医嘱协助患者佩戴腰围摇高床头半坐卧位及使用五步起床法下床活动。(7)管道护理:如留有深静脉置管、尿管、引流管,无特殊情况下遵医嘱尽早拔除。

1.3出院指导:(1)休息:术后一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1个月至3个月逐渐增加下床时间及次数。(2)腰围:术后需要佩带2-3个月或遵医嘱,做到3个月不负重、不弯腰,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戴腰围,睡觉、吃饭时可取下腰围。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6个月内避免持重物及重体力劳动。避免用单一姿势站立或久坐。(3)伤口维护:手术切口隔日换药。术后2周可淋浴,伤口周围1个月后可用浴液清洗.

1.4随访:通过电话及微信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对出院后7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患者提供康复及病情变化方面及时的处理。

1.5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满意度。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n(%)

组别

恶心呕吐

尿潴留

术口感染

便秘

常规组

7(14.58)

5(10.41)

2(4.16)

6(12.50)

ERAS组

1(2.08)

1(2.08)

1(2.08)

2(4.16)

P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出院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人)

术后住院时间

(d)

出院满意度

(%)

常规组

n=48

5.3±0.8

99.6

ERAS组

n=48

3.7±0.7

100

P

<0.05

<0.05

2.结果: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ERAS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少于常规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常规组缩短,出院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ERAS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其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和良好的远期预后使它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系列已被证实有效的措施联合在一起协同作用而形成的ERAS外科理念,包含术前、术中、术后的营养支持、注重氧气供给、早期进食、微创手术等。在ERAS理念中,控制术后疼痛是至关重要的目标,而控制术后疼痛是减少患者卧床及术后住院时间,加速康复的重要方法。腰椎融合术后便秘发生率很高,它与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和使用吗啡药物剂量大有关,使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式,使患者更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术后留置尿管可以缓解脊柱术后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但是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明显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不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所以应该尽早拔管。腰椎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原因,需要承受饥饿、疼痛刺激,从而导致术后康复受到影响,而ERAS理念将这些不良刺激降到了最低限度,减少了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的不良应激反应。综上所述,将ERAS理念应用于短节段腰椎后路融合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能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鹿永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原因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8):79-80.

[2]辛志军 ,慕小倩,快通道麻醉技术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7年第1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