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易导致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职业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探讨易导致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职业防护

李巧印 周保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导致其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分析具体的职业防护措施。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1月份到2019年1月份中在我院发生的20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并对其发生血源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多是因为自身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以及采血操作不规范,在处理针头锐利器不当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针对护士出现此类问题采用一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因而降低了采血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预防标准措施,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门诊采血室,血源性,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护士感染某种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门诊采血室的护士相对来说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类型患者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而其中又是以HIV、梅毒等疾病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威胁更严重[1]。因此医学界更加注重护士血源性职业病暴露发生的原因,并研究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并降低危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以我院门诊采血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源性职业暴露进行分析,并研究相应的防护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均来自于2016年1月份到2019年1月份中在我院发生的20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并对其发生血源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其中包括操作中被刺伤的17例护士,以及在处理废弃物过程中被刺伤的3例护士。

1.2方法

本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由相关科室部门设计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表,并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内容包括暴露者一般情况,如何暴露,以及暴露的位置等。并根据暴露者的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对护士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职业防护。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获得收据由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暴露着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较多。①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护士在防护措施上缺乏一定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常规的采血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存在一定的侥幸此心理,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对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不足。第二,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徒手操作的现象,并且没有对血液污染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消毒工作,最后在采血结束后,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认真洗手等。而②采血操作不规范则主要表现在采血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手的保护,并且在收拾处理医疗废弃物的时候依然没有使用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对刺伤的地方没有及时清洗消毒[2]。③针头锐利器是在使用过后没有按照正确的处理方式直接将其扔在垃圾袋中,导致工作人员在处理废弃物时被刺伤。④不良的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如采血室的光线不足,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注意力导致的职业暴露等。⑤护士的心理压力,工作压力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而出现的职业暴露。⑥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则是管理者对采血室护士所需要的手套等工具供应不足等,或者是护士在被感染后没有及时更换等。除此外,还存在一定的其他因素。

1 暴露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n/%

暴露原因

职业防护意识淡薄

采血操作不规范

针头锐利器处理不当

不良环境因素

心理生理因素

防护用品配备不足

其他

例数(n=20)

3

5

4

3

2

2

1

占比

15

25

20

15

10

10

5

3结论

通过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 首先,提高护士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对护士的教育思想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职业防护措施,并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是否接触具有传染性的患者,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此外对护士进行严格的考核工作,不仅考核相应职业防护知识和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还考核护士的实际职业防护能力,有效实行“三基三考”。此外要求护士在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时候需要立即对进行消毒,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对此类护士进行上报,及时完成干预措施并追踪。其次,规范护士护理操作行为。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能够有效预防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另外在脱手套后还需要按照准确的方法洗手。与此同时,重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理方式。在处置废弃物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处置,如将采血后的针头直接放入相应的防渗透的利器盒中,避免刺伤问题,在处理污物时,相关人员的意识,使其切忌直接使用手直接处理等等。除此之外,对于采血室环境问题,本院对整体采血室整体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改善了采血室的灯光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体验和,并给护士创造安全的空间

[3]。最后,合理有效安排护士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增添调遣护理工作人员,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完善采血室的工作流程。⑥加强对护士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配置。

与此同时,影响护士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这就需要寻找发生的原因,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的解决,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防护。

总而言之,降低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就要求门诊采血室的护士能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好护理工作,保护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萍萍,李金莲,柳英.门诊采血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与防护[J].全科护理,2010,8(17):1571.

[2]张艳.感染内科门诊采血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0):1003-1005.

[3]古丽布斯坦·祖农.采血室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