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1 马颍夏 2 薛冰

1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2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血液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DVT是由各种原因所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淤积在下肢静脉,形成血栓。是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患者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以我科2015年7月至2018年9月共施行手术312为例,发生DVT 8例,现将其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8~82岁,中位年龄65岁,

高血压脑出血6例,脑血管畸形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各1例。血栓发生于左侧瘫痪肢体5例,右侧瘫痪肢体2例,左侧健侧肢体1例。其中1例为术后卧床,1例心率缓慢45~60次/min,偏瘫下肢股静脉穿刺2例。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本组8例经及早发现、及时诊治及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肺栓塞。

2.预防措施

2.1 常规护理

①按照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②护理人员向患者宣教下肢 DVT 的严重危害性。③指导并协助患者每 2 小时翻身 1 次,变换体位。④加强静脉输液通路的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股静脉穿刺。采用留置套管针,保持通畅,避免留置时间过长,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避免穿刺下肢等。

 2.2 护理干预

  (1)健康宣教: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指导,详细向患者讲述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还要注意告知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酗酒,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②在患者卧床期间,适当抬高其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并让患者保持正确的卧姿,避免过度屈髋,让患者的静脉血液回流通畅。

3 血栓形成后的护理对策

3.1 一般护理

(1)早期发现:临床工作中若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和疼痛时,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给予及时处理。(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3)血栓形成后10~14 天绝对卧床休息,患肢高出心脏平面20~30 cm这对于下肢DVT患者来说,既是一种护理措施,也是一种治疗方法,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注意患肢保暖,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起床活动时,需穿弹力袜,适当压迫浅静脉,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应根据患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型号,耐心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训练,以减轻症状,取得最佳疗效。(4)禁止按摩,避免发生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如患者出现烦躁、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咯痰带血、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即让患者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和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急性呼吸窘迫者给予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5)每日测量并记录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并与以前的测量值比较,判断疗效。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处理。(6)每4 h观察一次患肢皮肤温度、色泽、水肿、弹性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若患肢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理。(7)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禁在患侧股静脉穿刺,注意保护患侧足背浅静脉及下肢浅静脉,禁忌输注溶栓、抗凝药以外的药物如抗生素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8)加强皮肤护理: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易导致褥疮,临床应加强基础护理,每2h翻身拍背,保持床单位整洁,皮肤清洁。 3.2 抗凝疗法及溶栓的护理

(1)每日定时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以调节药物剂量。(2)注意出血并发症的观察。出血是溶栓抗凝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观察有无加重脑出血或其它出血倾向,如神志、瞳孔等。应每15~30 min巡视患者1次,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观察意识是否清楚、有无烦躁、嗜睡或昏迷,观察有无呼吸、脉搏减慢或血压升高,观察有无剧烈头疼或喷射状的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观察胃液、尿液、大便的颜色,同时还要注意牙龈及皮肤粘膜、眼结膜、注射部位的出血情况。如出血加重应及时处理。

3.3 功能锻炼

患肢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消失后让患者下床活动。先站立然后慢慢行走,增加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4 讨论

深静脉血栓属于外科中一项危险程度较突出的并发症,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和血液的高凝模式、静脉血流缓慢以及血管内膜的损伤有密切关系。患者一旦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症状较轻的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的直接造成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中发现,早期的活动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这是以往内下肢静脉中有各种静脉窦存在,静脉窦中的血流大部分是借助腿部的肌肉收缩实现向心回流工作,所以抬升患者的下肢,能够促进患者静脉回流。患者因为手术方式,使得其创伤口存在麻醉和切口疼痛的情况,患者害怕再次触及伤口,因此不愿意下床活动,使得下肢静脉血流出现瘀滞情况。但是血流瘀滞会把患者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沉积在血管壁之上,而此时患者因为手术使得血管出现损害,血小板附着在受伤的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内的凝血模式启动,而使得深静脉血栓情况出现。

依照此次研究结果,对于脑出血术后的患者,其神经系统体征进展停止以后,就可以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做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有助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柏蔷 (提高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0 39:509 510)

2.李建群,周怡,丁旭云等预防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3.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70.

4.潘展霞,邓丽芳,巫苑玲.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