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环境下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互联网 +环境下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

夏薇凌,谭少珍,唐文华,常硕

桂林市人民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要: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主要部分,受互联网环境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服务随之面临一定转变。以继续医学教育为中心进行分析发现,因其属于医学教育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技术人员进行不同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通常在继续医学教育方面发挥支撑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支撑作用

在医学科技持续发展下,知识更新速度随之不断明显提升,一次性教育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继续医学教育时,其主要是以医药卫生人员为主,通过不断层次教育掌握新知识和新理论目的,比较重视实用性和针对性等。近几年,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伴随教育学员的增加,图书馆逐渐成为其主要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理念,借助资源和技术等特征,以发挥其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社会服务作用。

一、继续医学教育的浅析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为了有效解决目前面临问题,实现疾病诊断效率等,通常是以查阅书刊和阅读文献等形式进行加强,以便于吸收更多知识内容,从而提升自身整体业务水平。对于青年医生来讲,其医疗实践过程往往存在较多复杂问题,很难通过自身知识内容予以解决,只有借鉴他人经验、同事交流等形式进行解决,以此保证自身知识结构科学性,从而符合当前医学科学发展[1]。除此之外,临床医生若要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尽可能适应当前医学发展形势,应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因此,借鉴国内外医学文献资料成为医生获取新知识主要方式,只有及时掌握此专业领域成果,才能保证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整个学习过程呈现过于局限性。

二、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社会服务前提

(一)“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主要是将互联网作为前提条件,以实现基础设施、技术平台持续发展,表明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方法的有效结合。现阶段,对于义务人员来讲,因其长期处于一线工作状态,极易呈现紧张、繁忙现状,很难继续进行学习或培训等,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重点,即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断向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以此提供重要服务支撑[2]。对此,“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主要是以“微课堂”和“MOOC”等平台进行传授,以便于用户进行远程学习等。

  1. 医学数据信息

在对当前图书馆进行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评估时,普遍存在投入经费高,且硬件、软件整体功能水平上升的趋势。对于医学院的校图书馆来讲,因其主要涉及医学卫生、社会科学等,使其成为继续医学教育主要数据库。伴随图书馆的优化,使其逐渐实现了纸质、电子资源的有效结合,通过中外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存在,实现了医学资源使用率的全面提升。

  1. 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不仅具备丰富信息资源和先进设施,而且还拥有专业能力较高的科学人才,特别是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服务作用。第一,学科官员体系的建立,要求学科馆员具有图书馆知识内容的同时,还应掌握不同技术手段,以便于帮助用户查询相关文献。第二,技术人才,有助于教育用户的信息检索等,从而顺利展开远程学习等。

三、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

(一)信息服务

基于“互联网+”逐渐深入,信息资源更新速度持续上升,促使信息环节迅速变化,同时丰富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图书馆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进行服务模式的优化,以便于向继续医学教育用户提供更多服务,不断推广其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即利用文本和PPT的方式进行文献索等内容的培训,比较有助于用户间的互动和交流[3]。另外,图书馆也可以采取博客或维基等形式,创建个性化服务环境,例如: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中,“小图”机器人的存在,实现了智能参考咨询,通过图书馆的工具条提供服务,从而向继续医院教育予以保障。

  1. 公共学习

在展开继续医学教育时,同时以面授和网上学习等方式展开,要求学员在相应时间内进行学习,在满足其规定学分后即可毕业。而在图书馆建设过程,结合院校学科专业进行,同时利用激励机制等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实现“互联网+”和自有资源的结合,从而为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公共学习环境。对于医学院图书馆来讲,和继续教育老师等进行交流,能够及时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引导其积极参与教学,以实现各项资源的有效运用。

  1. 资源支撑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为了避免图书馆资源、服务过于局限,除了需要保证传统基础服务之外,还需要结合继续医学教育要求,对自身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实现教学资源服务的不断开发,从而创建“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确保继续医学教育顺利进行

[4]。由于图书馆医学资源主要是以国内外期刊等为主,若要实现医学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则应该将医学教育资源开发等作为重点,除了需要优化各数据资源库之外,还应该不断推广网络教学等,如教学录像与文献资料等,以便于采取不同教学类型进行学习,只有医学人员不断全面丰富自身知识水平,才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在充分发挥图书馆价值的基础上,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结束语:

在医学院的校图书馆中,因多数使用者为继续医学教育人员,所以,图书馆需要转变传统老旧观念,通过不断发挥校图书馆技术和人才等优势,强化多方沟通,以实现信息资源结构体系的创建,从而创建公共学习系统。对此,互联网环境背景下,医学院的校图书馆通常可以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以促进继续医学教育人员的学习,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服务中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江秋菊."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对继续医学教育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26(3):74-77.

[2]王奕,卢章平,刘玉梅.“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职业能力特点对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拓展[J].图书馆,2017(5):27-31.

[3]刘伟胜.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通讯世界,2017(8):48-49.

[4]钟永文.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7(2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