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姚琛琛

余姚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 宁波市 315400

摘要目的: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肿瘤内科患者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肿瘤内科 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 护理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但对于临床护理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和手术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护理效果良好,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肿瘤内科患者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8.4±11.5)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9.3±1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人员组织

设立肿瘤内科护理小组,每组设置有1名护理责任组长和2名护士,护士的日常工作由护理责任组长负责监督,组内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 , 可将自己小组所所负责的患者按照床位进行分组护理。

1.2.2职能整合模式

采用任务分析清单法,严格依照无陪化、整体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患者需求和质量内涵,归类整合所有护理工作,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内容;重新分配护理班次,明确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1.2.3分工与职能交叉模式

为了使各岗位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全面地投入工作,在分配护理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护理人员能力高低和患者需求量大小进行分工,摒弃一人一岗的规划方式,在基本分工的基础上,根据护士长的要求进行机动化的调配[2]。以需求定职责,现行的职责分配方案应根据患者的非技术性需求进行机动性的调整,将每个人的职能调整为相互交叉的流动状态。

1.2.4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所提出的一切合理需求,护理人员都应最大程度上给予满足,适当纠正患者的不良倾向;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概念、病因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组织患者通过听音乐、听收音机、看报纸等方面缓解心理压力,放松心情。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5f1667ace68d4_html_cf596362a409ba9e.gif ±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表格 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n,%),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50

24(48.00)

24(48.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11(22.00)

19(38.00)

10(20.00)

40(80.00)

χ2

7.258

P

<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格 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n%)]

组别

例数

治疗性护理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治疗环境

礼仪服务

对照组

50

9.03±0.31

9.02±0.32

8.99±0.16

9.07±0.14

9.12±0.13

观察组

50

9.64±0.12

9.62±0.03

9.64±0.06

9.68±0.11

9.53±0.05

χ2

6.951

5.217

5.872

6.911

5.253

P

0.041

0.038

0.017

0.026

0.031

2.3生活质量对比

表格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结果(5f1667ace68d4_html_cf596362a409ba9e.gif ±s

组别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精力

一般状况

生理机能

对照组

74.33±4.73

73.33±4.36

72.33±2.37

79.73±4.73

71.37±0.37

73.64±4.74

72.36±4.58

71.34±4.52

观察组

98.96±4.37

97.72±5.76

96.76±4.62

93.67±4.96

96.38±3.36

9.73±0.39

96.73±4.34

93.73±7.73

t

7.254

3.154

4.541

6.153

4.035

4.065

5.212

4.713

P

0.0135

0.0258

0.0148

0.0396

0.0281

0.0492

0.0311

0.0246

3.讨论

为了对肿瘤内科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的精细化水平。由于本次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并且由于受到疾病症状的影响,其心理状态并不稳定,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所患疾病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使心理干预手段更加具有针对性。

经实验研究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标床位分管护士站前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肖玉婉.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8:160-161.

[2]李芳.护理站前移在泌尿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8:164+167.

[3]苏惠敏,梁淑明.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09:1781-1782.

[4]徐月婷.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在泌尿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7:171-173+135.

[5]杨诚.探讨床位分管护理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7:2843-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