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刁雪玲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河北 邢台 054800

【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剂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6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31例以芬太尼进行麻醉,以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实验组34例以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则用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差异方面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2组术后4h、8h、24h的VAS评分行比较,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案,麻醉效果良好,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术后镇痛;临床麻醉

手术创伤会增强机体内炎症因子反应,导致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异常,并将大量致痛物质释放出来,导致创口出现剧烈痛感,所以开展手术工作时,主治医生需要以手术方案的各项要求作为依据,合理选择全身或局部麻醉,以便降低术中、术后患者的疼痛感,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术后镇痛药物可以继续起到镇痛功效[1]。芬太尼、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等作为常用的手术麻醉镇痛药物,可取得不同的临床麻醉和镇痛效果。本文抽取本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65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6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分组,对照组31例的患者中男占18例,女占13例,患者年龄区间26-79岁,平均值为(46.8±2.7)岁;2级麻醉11例,3级麻醉18例,4级麻醉2例;实验组34例的患者中男占19例,女占15例,患者年龄区间27-80岁,平均值为(47.2±2.8)岁;2级麻醉12例,3级麻醉21例,4级麻醉1例。两组资料相比,差异上不明显,P>0.05,,可作此次对比。

    1. 方法

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给药量确定为5μg/kg,待成功气管插管后,按照30ml/h的泵注剂量泵注丙泊酚,术后予以舒芬太尼100μg加入生理盐水,并稀释成100ml,按照0.015μg/(kg·h)的注射速度进行镇痛,设定自控镇痛泵注射量为0.024μg/(kg·h),时间设定为9min。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给药量确定为0.5μg/ml,待成功气管插管后予以丙泊酚持续泵注,确定泵注量为30ml/h;术后予以0.04μg/kg+0.07-0.10μg/(kg·h)右美托咪定,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分别设定自控镇痛泵注射量为0.024μg/(kg·h)、0.08μg/(kg·h),时间设定为9min。

    1. 观察指标

评定麻醉效果,术中未出现疼痛感,肌松效果良好,可完全配合手术进行,处于安静睡眠状,术后不存在任何记忆;良:术中出现轻微疼痛感,肌松效果尚可,具有清晰的意识,可配合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差:术中有剧烈痛感出现,不能配合进行手术操作[2]。评定镇痛效果:以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对2组术后4h、8h、24h的疼痛程度加以评估,评分越高的情况下,说明疼痛感越强[3]

    1. 统计学评析

用版本为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全部的数据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时各用的是(5f167083af0db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经对比时用的是t检验、x2检验,若P<0.05的情况存在,则说明的是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要低于实验组的,且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表 1 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n(%)]

组别

优良率

对照组(n=31)

15(48.4)

8(25.8)

8(25.8)

23(74.2)

实验组(n=34)

19(55.9)

14(41.2)

1(2.9)

33(97.1)

x2

7.1068

P值

0.0076

2.2 比较术后不同时段2组患者的VAS评分情况

实验组术后4h、8h、24h的VAS评分(2.6±1.1)分、(2.1±0.6)分、(1.6±0.5)分均比对照组的(3.6±1.3)分、(3.1±1.0)分、(2.6±0.7)的低,数据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操作过程中导致的疼痛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必须配合科学有效的手术麻醉,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芬太尼作为手术常用的麻醉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的新一代产物,其脂溶性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血脑屏障穿透率,起效迅速,麻醉效果良好,且术后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不易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可快速苏醒恢复意识。右美托咪定是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之一,其对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较高,可帮助患者有效减轻疼痛[4]。相关研究证实[5],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这两种麻醉药物具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二者联合应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十分理想,并且可使舒芬太尼的用药量明显减少,预防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保障预后。

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其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4h、8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上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从而表明,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案,麻醉效果良好,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具有广泛的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玉琢.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9):1634-1635.

[2]孙俊,马丽,孟凡慧.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对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04):60-62.

[3]王海东,边晖,肖东.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6):68-70.

[4]侯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临床麻醉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8,31(03):144-145.

[5]陈芳.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应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的效果比较[J].系统医学,2018,3(01):2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