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赵立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纳入的130例产妇,遵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5例,研究组给予风险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χ2=7.199,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8.46%(χ2=5.103,P<0.05);研究组满意度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χ2=9.382,P<0.05)。结论 风险护理运用于产科病房中效果显著,明显提升自然分娩率,防止并发症产生,保障产妇安全,同时产妇满意度较高,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对策;产科病房;风险因素;剖宫产

产科属于医院内重要科室之一,其护理工作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可能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及医患关系。由于分娩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风险事件,若无法针对其风险选择有效护理干预,可能给产妇带来较大伤害,甚至影响分娩结局,产生较多并发症等,不利于产妇康复[1]。产科病房既往多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虽然取得过一定应用价值,但难以获得满意结果。随后临床提出风险护理效果更好,首先分析产科病房内风险因素,随后进行归纳总结,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提升自然分娩率,为预后提供保障[2-3]。本文对此进行探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3月纳入的130例产妇,遵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5例。研究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1.49±1.2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02±0.35)周,初产妇例,经产妇例。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31.70±1.16)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82±0.41)周,初产妇例,经产妇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风险护理,1.创建舒适的分娩环境,前面两句产妇心理状态,主动进行沟通,并嘱咐家属提前做好准备,选择一名家属全程陪同。2.收集产妇基础信息,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分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事件,提前制定对应的干预方式。3.详细告知产妇每个产程的相关知识及细节特征,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为顺利分娩提供前提。4.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定期开展医疗事故处理方式的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学习结束后可进行考核,要求并将学习内容运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培养医护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职业技能。5.培养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的判断能力、应对能力,创建产科病房风险小组,整理并归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总结后制定对应的护理对策。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遵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指导饮食结构调整,嘱咐患者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定期打扫,保证房间内干净整洁。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情况,同时观察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伤口感染、尿潴留、宫颈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等),出院时发放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超出80分满意,60-80分比较满意,不足60分不满意。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65*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18.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5f167192d3d75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 ±s表达计量数据,选择t检查,而百分比表达计数数据,选择χ2检查,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达。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分娩状况

研究组有46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而对照组有34例自然分娩,31例剖宫产,因此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χ2=7.199,P<0.05)。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产后出血有2例,伤口感染1例,产后尿潴留1例,宫颈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0例;而对照组产后出血有5例,伤口感染3例,产后尿潴留2例,宫颈裂伤1例,新生儿窒息1例,因此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8.46%(χ2=5.103,P<0.05)。

2.3 对比两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有33例,比较满意29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满意有28例,比较满意25例,不满意12例,因此研究组满意度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χ2=9.382,P<0.05)。

3 讨论

分娩是指胎儿离开母体成为个体的过程,期间存在较多未知的风险,直接影响分娩的顺利实施,加上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因素,极易增加各类风险事件产生,因此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与其他科室相比,产科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若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4]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完善发展,产科既往采用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获得满意结果,临床发现风险护理效果更好,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对此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自然分娩率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52.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8.46%(P<0.05);研究组满意度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4%(P<0.05),提示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产妇满意度高,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风险护理中首先对分娩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可归纳于以下几点:1.产妇对分娩了解甚少,尤其是初产妇,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甚至可能引发心理压力;2.子宫异常现象,例如无间歇性宫缩、宫缩乏力等;3.产后护理或者操作不当,极易增加感染等并发症;4.产后出血、巨大儿、胎盘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5.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或者胎心音异常等[5]。针对以上风险,制定出针对性风险护理,首先为产妇创建舒适环境,并提供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分娩信息,更加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同时对产妇进行风险评估,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尽早制定相应对策。护理过程中以产妇为中心,选择关心、鼓励态度安抚产妇,并告知产程中各环节的细节特征,提升其依从性。另外医护人员应培养自身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及考核,加强自身对医疗事故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实施,提升判断及处理风险事件的能力,总结并归纳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提前制定对策。因此风险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运用于产科病房中效果显著,明显提升自然分娩率,防止并发症产生,保障产妇安全,同时产妇满意度较高,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蔡惠贞.产科门诊分诊风险识别和管理[J].医药导报,2017,36(z1):47-48.

[2]李建荣,马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8):1105-1107.

[3]简伟丽.妇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548-1549,1565.

[4]刘秀芳,李志云,刘桂花等.柔性管理方案对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9):109-112.

[5]王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