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

何花 王颜君 ( 通讯作者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肺结核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此次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抽样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延续护理方法的应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遵医行为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56%,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2)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状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延续护理遵医行为;预后效果

肺结核,为感染科/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低热、盗汗、乏力以及消瘦等。临床研究表明,肺结核患者受疾病的影响,遵医行为较差,且预后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有必要配合有效护理方法[1]。本次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对延续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涉及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均符合临床有关“肺结核”疾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盲选抽样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跨度为36-72岁,年龄均值为(52.8±1.1)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为(2.3±0.2)年。对照组45例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跨度为37-71岁,年龄均值为(52.6±1.2)岁;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为(2.4±0.1)年。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在院内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加强延续护理方法的实施,具体包括:

  1. 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在科室内部及时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针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时构建延续护理档案,并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计划方案。

  2. 延续护理微信群的构建。对出院患者构建延续护理微信群,可在微信群上传一些健康知识,引导患者出院后认真阅读,让患者出院后掌握健康护理知识、相关注意事项等;为患者提供微信在线咨询服务,比如针对患者出院后的服药问题、饮食问题等,耐心解答,确保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及饮食健康水平的提高。

  3. 延续随访护理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合理睡眠休息,促进出院后身心健康。每个月进行一次登门随访,随访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患者常见的焦虑、抑郁心理及时疏导,可采取伴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呵护患者,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出院后医护工作的开展;纠正患者的不良用药行为,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配制健康、营养饮食,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此外,针对延续护理的不足,由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持续改进延续护理质量。

1.3评价标准

  1. 比较两组遵医行为情况,分为:①完全遵医:能够完全遵医服药、饮食、运动、休息,可按医嘱定期复查[3];②部分遵医:服药、饮食、运动、休息遵医行为较好,在医务人员及家属的监督指导下定期复查;③不遵医:遵义依从性差,未能定期复查;遵医行为总有效率为前两项有效率之和。

  2. 根据生活质量(SF-36)量表,纳入:生理功能、躯体状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分别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遵医情况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完全遵医32例、部分遵医11例、不遵医2例,遵医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45例患者,完全遵医10例、部分遵医20例、不遵医15例,遵医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遵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χ2=11.289,P<0.05)。

2.2两组预后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状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预后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生理功能

躯体状态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观察组

(n=45)

86.5±0.5

87.0±1.0

85.0±2.0

84.5±0.5

对照组

(n=45)

70.6±0.4

71.2±0.8

72.0±1.0

70.6±0.4

t

11.549

11.683

11.134

11.28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肺结核患者,为了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次重点提到延续护理方法的应用,即在对患者实施院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前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计划方案,在患者出院后加强实施,包括:延续护理小组的成立,对患者构建延续护理微信群,通过电话加登门随访干预的形式,使延续护理过程及内容得以有效完善。本次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方法,护理后患者遵医行为及预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预后生活质量,所以具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娟.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21-323.

[2]姜春燕.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91.

[3]马巍巍.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