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

王亚飞

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对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共选择300名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总结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病情、年龄、性别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等对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并无明显影响,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不短于7天为患儿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时间不短于7天为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发小儿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因此应尽量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对患儿留置部位皮肤的观察和环境消毒,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皮肤也比较娇嫩,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多次穿刺会显著增加患儿痛苦,因此越来越多的患儿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方式,一方面有效减少了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反复穿刺也患儿带来的痛苦[1]。但是,由留置针引起的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风险也显著增高。感染不仅降低了治疗效果,且极易引发医患纠纷。有资料显示,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大约为1~4.25/千个导管留置日,如果处理不及时,以及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威胁患儿生命安全[2]。鉴于此,有必要详细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加强护理。本文就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共选择300名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女性患儿151例,男性患儿149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41±1.19)岁;肺炎88例,呼吸道疾病107例,消化道疾病105例。

1.2方法

依据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指南作为感染判断标准,至少有1次薛培安为阳性,导管内出现菌血症,患儿存在发热、寒战等临床表现,无其他明显感染源。收集所有患儿的基线资料,包括导管留置时间、病情、性别、年龄等。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将导管拔除;在无菌条件下在距离导管尖端5cm的位置收集静脉血液5ml进行血培养,细菌菌落数为15cfu/cm2即为阳性[3]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 24.0作为数据评定标准,采用X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留置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00例患儿中有50例例患儿发生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6.66%。

2.2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单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儿病情、年龄、性别以及一次置管成功等对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并无明显影响,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不短于7天为患儿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

表1 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单因素分析(n/%)

因素

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X2

P

性别

149

26

17.44

0.1307

0.7177

151

24

15.89

年龄

≧5

181

24

13.25

3.8135

0.0508

﹤5

119

26

21.84

病情

消化道疾病

105

18

17.14

0.3888

0.8233

呼吸道疾病

107

16

14.95

肺炎

88

16

18.18

留置时间

≧7

137

30

21.89

4.9680

0.0258

﹤7

163

20

12.26

一次置管成功

270

46

17.03

0.2667

0.6055

30

4

13.33

2.3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置针留置时间不短于7天为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表2 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多因素分析(n/%)

自变量

Β值

S·E

Wald值

P值

OR值

95%CI

留置时间≧7天

0.478

0.242

10.186

0.026

3.195

1.891~5.408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可以发现,300例患儿中有50例患儿发生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16.66%,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针留置时间不短于7天为引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此类患儿护理人员应提高重视程度。

此外,针对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应强化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操作、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知识、输液室消毒、手部卫生等等,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培训后定期进行考核;其次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留置时间较长的患儿,如无特殊情况应尽量缩短其置管时间[4];选择穿刺部位时,以易于固定、无静脉瓣、血流丰富、有弹性、粗直的血管为宜,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固定时可在留置针的棱角处垫少量棉花,之后使用3M膜固定,并使用自制小纸板来固定患儿手掌;此外,护理人员也要严密观察患儿置管后的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

总而言之,引发小儿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因此应尽量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对患儿留置部位皮肤的观察和环境消毒,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戴亚蓓.优质护理在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101+103.

[2]陈兴琳.观察心理护理对急诊小儿输液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9):104.

[3]沈雪.预见性护理应用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渗漏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9):224+227.

[4]李鸿彬,袁娇,刘丁凤.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5):138-139.

[5]张宇.护理流程优化在降低小儿急诊输液意外风险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