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评价

姚媛媛 陈晓静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消化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取2017.02~2019.02接收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50常规护理),试验组(n=50循证护理干预),对比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较对照组(92.00%)高,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慢性胃炎;护理质量;满意度

慢性胃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为细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组织病变,发病率位居消化系统疾病首位,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或无症状,若未及时控制病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针对慢性胃炎多选择药物治疗,因

该病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有资料显示合理护理干预可改变患者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孙丽霞[1]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本次选择100例2017.02~2019.02接收慢性胃炎患者研究评价循证护理干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2017.02~2019.02接受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研究。试验组26例男、24例女,年龄22.61-60.71岁,均值(41.22±18.92)岁;病程2.52-8.15年,均值(5.11±2.05)年。对照组27例男、23例女,年龄23.69-61.78岁,均值(42.25±18.75)岁;病程2.91-8.22年,均值(5.15±2.12)年,对比P>0.05。

排纳标准:(1)排除:智力障碍者;各大系统重大疾病者。(2)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确诊者;无听力及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患者简单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用药注意事项。

循证护理干预:(1)组建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循证护理知识、实施理念。(2)循证依据:汇总近1-2年临床慢性胃炎护理中存在问题,通过知网、万方等学术性网站查询新型护理措施,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循证护理措施,在护理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时调整。(3)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引导其自诉内心想法、疑惑,分析其出现负面情绪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叮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告知其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重要性[2]。②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叮嘱其勿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原则,多进食高维生素食物。③睡眠指导:指导患者餐后30min-60min散步、跳广场舞、打太极,睡前1h温水泡脚,禁熬夜确保每日睡眠时间8h左右[3]。④出院指导:出院后由护理人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访,掌握其饮食、生活结构及病情控制效果,并作出科学指导。

1.3观察指标

①参考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分值:0-100分,得分高低与满意度呈正比,90-100分~高、50-89分~中等、0-49分~差。②根据医院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定患者护理质量,分值:100分,得分高低与与护理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1.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100.00%与对照组92.00%比差异显著(P<0.05)。

表1:护理满意度(%)

组别

满意度高

满意度中等

满意度差

临床疗效

试验组(n=100)

52(52.00)

48(48.00)

0(0.00)

100.00%(100/100)

对照组(n=100)

50(50.00)

42(42.00)

8(8.00)

92.00%(92/100)

5f1796c87811a_html_2c1911cf584c9247.gif

--

--

--

8.3333

P

--

--

--

0.0039

2.2护理质量

试验组:100例护理质量96.31±1.25分;对照组:100例护理质量88.31±1.05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49.0051,P=0.0000。

3.讨论

慢性胃炎为中老年人群高发胃部疾病,受近年生活结构、压力、饮食等的影响慢性胃炎发病率逐年攀升,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故患者重视程度不高,一旦临床症状加重治疗难度大,张淑娟[4]研究表明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

循证护理因兼具科学性、尊重性原则成为当前主流护理方案,将其应用在慢性胃炎护理中根据患者治疗、康复意愿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在体现人文关怀原则同时协调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循证护理前由护理人员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查阅近年新型护理方案作为循证依据,而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近年临床护理中存在问题优化护理方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护理质量96.31±1.25分高于对照组88.31±1.05分,表明循证护理价值,且循证护理实施中充分体现对患者理解、尊重,鼓励家属监督患者饮食、生活,纠正其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出院后定期随访提供生活、饮食指导,此外建议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培训,并加强对慢性胃炎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我国居民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降低慢性胃炎发生率[5]

综上,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慢性胃炎护理中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孙丽霞,海仙.整体护理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3535-3537.  [2]黄晶.循证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140-142.  [3]王生.循证护理运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09-210.  [4]张淑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70-271.  [5]黄艳荣.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