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李美慧 1 王卫卫 2

1.新疆自治区儿童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自治区儿童医院 普外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强化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急诊创伤骨科患者60例,均根据随机法分组,2组各30例。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实验组强化疼痛护理。比较两个组别V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个组别护理后VAS评分、总满意度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强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显著改善,且其普遍满度,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急诊创伤骨科;强化疼痛护理;疼痛程度;满意度;影响

在临床急诊创伤骨科中,其收治的患者致病原因复杂且多样,加之病情较急,特别是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导致该科室患者人数呈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1】。而此类患者临床症状最主要的即为疼痛,其不仅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导致其病情加重,从而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强化疼痛护理,则可极大的减轻患者疼痛,避免医疗纠纷,提升其满意率2】。本文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急诊创伤骨科患者60例,均根据随机法分组,2组各30例,即探讨了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强化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时间选取2018年1-12月内,对象选取急诊创伤骨科患者60例,均根据随机法分组,2组各30例。统计基础信息:实验组年龄值为20-58(34.7±6.2)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6/14;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4例、重物创伤7例、器械伤6例、交通伤10例、普通摔伤3例。控制组年龄值为21-59(35.6±5.7)岁;性别比例男/女为17/13;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伤5例、重物创伤6例、器械伤7例、交通伤11例、普通摔伤1例。两个组别比较分析基础情况发现P>0.05,二者未表现出差异,说明可比较研究。

1.2方法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药物镇痛、创伤处置、观察病情等。基于此实验组强化疼痛护理,具体为:(1)心理疏导:即患者及其家属入院后,需给予热情接待,护患之间积极交流和沟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升治疗信心,进而即降低其疼痛应激。(2)优化护理操作:即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开展相关护理操作,严格杀菌消毒,注意动作轻柔,通过语言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给予患者爱护和关心等。在包扎和清洗伤口时,或更换床上用品和改变体位时,需控制好力度和力点,以防加重疼痛。(3)疼痛感转移法:即通过播放患者喜爱的节目,与患者聊天,播放悦耳、舒缓的音乐等,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其疼痛。(4)镇痛药物护理:即对于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需给予患者适量止痛药治疗,且注意根据其使用机制科学用药,避免出现止痛药连用的情况。(5)疼痛教育:即将镇痛和疾病知识详细告知患者,将正确使用疼痛评估的方法告知患者,以促使其形成正确镇痛观念,并掌握控制和自我调节疼痛的技巧,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个组别VAS评分(用于评估疼痛程度,工具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3】,分值0-10分,分值越低越好。)及满意度(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三级,不满意、满意、一般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处理中,使用工具为SPSS 19.0,结果以P<0.05进行差异评定,卡方可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而T值可处理分析计量资料。

  1. 结果

2.1两个组别VAS评分观察对比

如表1,两个组别护理后VAS评分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护理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表1两个组别VAS评分分析对比(5f179a5946517_html_fee0a9f166475e05.gif ,分)

分组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8.5±0.9

3.3±0.4*

控制组

30

8.4±0.7

5.2±1.2

注:与控制组相比,*P<0.05。

2.2两个组别总满意度观察对比

如表2,两个组别总满意度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

表2两个组别总满意度分析对比[例(%)]

分组

n

一般

不满意

满意

满意率(%)

实验组

30

9

1

20

29(96.67%)*

控制组

30

10

6

14

24(80.0%)

注:与控制组相比,*P<0.05。

  1. 讨论

在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受到外力损伤后,则其骨骼、肌肉创伤严重,所以疼痛感持久而剧烈,多数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情况,所以会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从而严重影响其病后康复。在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对于提升其疗效,降低其疼痛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4】。而通过对患者强化疼痛护理,则可从开展疼痛教育、正确使用镇痛药物、优化护理操作、心理疏导、疼痛感转移法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则可对其创面或床上疼痛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对于患者而言,强化疼痛护理可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疼痛观,可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并能通过转移注意力等缓解疼痛,同时还能利用合理科学的宣教帮助其学会自我控制疼痛,从而提升其总体疗效5】。本文的研究中,两个组别护理后VAS评分、总满意度对比发现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可以发现,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强化疼痛护理对疼痛程度和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和价值。

综上所诉,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行强化疼痛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可对患者疼痛程度予以显著改善,且其普遍满度,值得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璐.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9):195-195.

[2]竺静,赵劲松,励莲等.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90-991.

[3]李蕊,杨雪,冯雯等.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32(44):168.

[4]王培.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4(11):165-166.

[5]罗风.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22(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