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3

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王广丽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为了更加良好的将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对品管圈活动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娩的初产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措施,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知识宣教。结果:根据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当中使用品管圈活动,更好的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提升,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品管圈,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

品管圈活动就是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的过程中,指的就是进行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当中,对护理工作者与初产妇主动组成的对应的工作圈,达到经验的共同分享交流,帮助初产妇可以尽快的认识到新生儿护理的真正意义,加快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1]。与传统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过程比较,利用品管圈护理方式,更好的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同时,更好的将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娩的初产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5.6±2.3)岁,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8.9±3.0)周;对照组年龄为21-32岁,平均年龄为(25.7±2.2)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7.8±3.3)周;对两组资料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措施,第一,进行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为初产妇介绍,出生之后24小时就可以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注意掌控好室内温度为26-28摄氏度最佳[2],利用流动水,温度为39-41摄氏度最宜,洗澡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快速,一定要注意鼻子、眼睛和耳朵不能进水;新生儿大小便之后,对臀部利用温水以及油湿巾擦拭,尽可能的不使用爽身粉[3]。第二,进行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之后要对脐部进行检查,利用7%的酒精、碘伏棉棒对脐根部以及脐轮进行擦拭,一直到脐带脱落并且无分泌物为止;新生儿大小便湿尿布有污染脐部的可能,一定要进行重视。第三,预防出现感染,降低新生儿房间内人员的密度,尽可能的减少亲朋好友探视的次数,比如家人生病,探视新生儿要佩戴口罩,不管是谁都不要亲吻新生儿;要保证室内良好的通风;接触新生儿前后一定要仔细洗洗手,由于脐带、臀部以及皮肤都可能被细菌入侵,手、喂养以及环境都是感染的渠道[4]。第四,衣物与保暖,新生儿要多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并不成熟,外界温度升高,新生儿体温也会上升,外界温度下降,新生儿体温也会下降,所以要科学合理保暖,维持正常的温度在36-37.5摄氏度之间。

观察组接受品管圈活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知识宣教。

1.2.1组建品管圈

通过科室护士长组织科室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报名,选出一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圈长,护士长是辅导员,统一圈内护理工作人员对品管圈的知识以及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要组织圈内部人员讨论,先选择好本次活动的主体,之后制定此次活动的实施计划,之后对科室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之后设定好此次活动的目标,之后决定详细的对策[5]

1.2.2实施流程

首先,增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活动开始之前,要为初产妇分发新生儿护理资料,对其进行介绍。活动之后,新生儿沐浴时间调整为下午,通过新生儿沐浴现场的讲解,护理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将多种护理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介绍。其次,增强对护理知识教育以及有关技能的培训力度,利用办学习班、开研讨会议的形式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进行教育[6]。然后分析现状调查:圈内护理工作人员制定出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对初产妇知晓率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对每一个产妇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最后,出院随访工作,初产妇出院之后,每周要进行一次随访,解答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在产后28天之后进行一次问卷调查[7]

1.3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有关的数据均应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处理,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应用了P<0.05表示了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

观察组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的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n(%)]

组别

n

新生儿基础护理

生理特征

母乳喂养方法

环境护理知识

疫苗接种与体检要求

对照组

50

23(46.00)

25(50.00)

28(56.00)

40(80.00)

38(76.00)

观察组

50

47(94.00)

48(96.00)

47(94.00)

46(92.00)

45(90.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

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n(%)]

组别

n

优良率

观察组

50

22(44.00)

18(36.00)

10(20.00)

0

40(80.00)

对照组

50

13(26.00)

12(24.00)

15(30.00)

10(20.00)

25(50.00)

P

<0.05

3讨论

新生儿从母亲自动分娩出来,会对外界产生一个适应期,在这个时间段里,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不高,存在较差的对外界的调节能力,容易出现感染,所以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要十分认真细心。对从未进行过分娩的初产妇来讲,并未进行专业培训的情形下,大多数人严重缺乏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甚至对新生儿生理知识还存在错误的了解。常规新生儿护理都是初产妇入院后,简练的为初产妇介绍新生儿护理的一些重要事项,实施可行性不高,对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作用有限,直接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8]

3.2重视和初产妇的心理沟通交流

实现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流程当中,针对初产妇的品管圈活动还应该能够表现在初产妇与护理工作者的沟通交流的模式上,详细来说,为了更加良好的确保每一个初产妇都可以获得对应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方式,确保进行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流程中,护理工作者的动态情况要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深入分析总结研究,及时有效的调查研究初产妇的心理状态,保证初产妇接受培训的流程中,充分感受到来源于护理工作人员的关心爱护,保证初产妇可以放心的接受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流程,重视与初产妇的交流沟通,初产妇从护理工作人员处获得的心理安慰,更好的帮助初产妇提高了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自信心,帮助初产妇提高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9]

3.3重视对品管圈活动应用流程的控制

为了更好的确保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培训当中的特性,护理通过人员一定要关注到总结归纳自己的品管圈活动措施,同时实现初产妇品管圈活动流程中,充分的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的考核进行考虑,关注选择品管圈活动的插入时机,帮助充分发挥出品管圈活动手段的效果,将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在这个前提上,初产妇的心理特征考核,也同样是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总结需要重点进行关注的区域范围,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应用资料的分析,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初产妇护理工作者实现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培训流程中,一定要尤其对自己的护理行为的语言表达进行关注,一定要保证初产妇维持好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为将来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的提升流程提供最坚实有效的条件[10]

根据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当中使用品管圈活动,更好的将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提升,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高海红,贺孝良.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03):44-45+48.

[2]李佐萍,王三凤,张美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08):169-170.

[3]江琦.运用品管圈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143-144+146.

[4]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35-136.

[5]文玲玲.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189-190.

[6]王新丽.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9):192-193.

[7]朱莲英.品管圈在新生儿红臀中的护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2):277-278.

[8]李玲.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围产期保健和新生儿护理知晓率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7):175-176.

[9]林兰芬.品管圈活动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6):72-73.

[10]张艳杰.对新生儿进行品管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