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研讨

盛楠 张凡

济南市天桥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4例焦虑症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病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所有患者均是我院收治的。根据随机数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66.54±4.55、46.35±2.26、34.84±5.21,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的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分别为73.95±9.64、71.69±2.28、75.69±6.73、70.64±6.84,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干预效果

焦虑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失眠、心烦、紧张、情绪交控等,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患者还会表现为持续性的过分担忧、恐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1]。在治疗方面不仅要给予药物治疗,而且还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针对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焦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的方式对患者平均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其中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在19岁至49岁,平均(31.25±1.43)岁,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岁至50岁,平均(31.28±1.4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和睡眠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亲情护理。首先要鼓励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由于焦虑症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很少,所以家属要提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频率,让患者家属了解到患者的一些症状是由疾病引起的,而且还会促进家属不断反思家庭因素给患者的影响。从而改变家属对疾病的认识。随后要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亲情护理,通过家人的鼓励和安慰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有效的消除二者之间的误会,从而使患者以及家属认识到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关系对疾病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的焦虑评分、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检验相关数据,对护理效果进行X2值检验,对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进行T值检验,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27)

13(48.15%)

12(44.44%)

2(74.07%)

25(92.59%)

对照组(n=27)

10(37.04%)

8(29.63%)

9(33.33%)

18(66.67%)

X2

5.5941

P

0.0180

2.2 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组别

护理前

护理1个月后

护理2个月后

观察组(n=27)

66.54±4.55

46.35±2.26

34.84±5.21

对照组(n=27)

66.76±4.53

55.69±2.39

44.33±3.68

T

0.1780

14.7227

7.7307

P

0.8594

0.0000

0.0000

2.3 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3。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环境领域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观察组(n=27)

73.95±9.64

71.69±2.28

75.69±6.73

70.64±6.84

对照组(n=27)

64.61±8.49

65.68±2.37

62.92±7.52

63.34±5.69

T

3.7781

9.4959

6.5751

4.2633

P

0.0004

0.0000

0.0000

0.0001

  1. 讨论

目前我国焦虑症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虽然不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会给患者的精神状态带来巨大的影响,精神状态受到刺激后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指标、幸福感、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焦虑症主要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如果仅仅依靠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的话很难提高治疗效果,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配合治疗[2]。由于焦虑症患者往往会存在持续性担忧、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过激、身体紧张等症状,所以对自身以及家属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给予亲情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亲情护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改善了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的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等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娟.探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02-204.

[2]崔金凤,陈思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6):124-125.

[3]贾晶晶.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