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操作行为的矫正与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4
/ 2

违章操作行为的矫正与防范措施

黄贵全

河北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违章是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企业在反违章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想了很多办法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预期还有很大的差距。行为的深层原因取决于其动机和习惯。动机取决于人的内在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之后,安全即成为一种必需,每个人内心里对安全的需要是行为安全的基础,那种认为员工不重视安全的观点过于主观和表面,对于违章行为的纠正也是极为有害的;而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界定,习惯就是在情景暗示下自发产生的下意识行为,是人们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 职工是违章操作的直接责任人,往往还是直接受害者。因此,有必要对职工加强教育。

关键词:违章; 矫正 ;防范

违章操作,是指在完成作业任务过程中,违反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

1. 违章操作的基本特征是:

①违章对象是从事作业工作具体操作的人员;

②违章发生的场所在作业现场或工作岗位;

③违章内容是指违反应担当的安全生产职责,或者违反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④违章操作的表现可能是作为的,即擅自违抗,铤而走险,也可能是不作为的,如不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在作业中不执行安全生产规定也是违章操作的一种典型表现。

2.违章操作行为的矫正措施

要纠正违章操作行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提高对违章操作危害性的认识

不仅要提高职工的认识,而且要提高领导与管理人员的认识。职工是违章操作的直接责任人,往往还是直接受害者。因此,有必要对职工加强教育。开展此类教育时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结合实际,多举实例,特别是要多举本企业本车间本岗位曾发生过的工伤事故对职工进行教育,形式要活泼多样,让职工喜闻乐见,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作为管理者应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真听取职工中有关纠正违章操作的建议,凡属正确,合理的建议均应采纳,不能以资金紧张或生产任务重为借口而不了了之。

(2)对违章操作行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设备和工艺不合理的要根据情况改变设备的结构或工艺流程,使之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便于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本质上根除引发违章操作的客观因素。对一些技术上暂时难以改进的设备,也要提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克服违章操作。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力争常用备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到位,应有的一定要有,否则,纠正违章操作就无从谈起。

(3)要制定违章操作的整改制度,使整改违章操作规范化、制度化有一整套发现、报告、处理违章操作的管理办法,保证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使违章操作没有再生的土壤。

(4)将纠正违章操作纳入安全管理目标,加强监督力度

俗话说:“徒法不足以自行”,仅靠职工自觉改正,自觉遵守,是难以消灭违章操作行为的,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能搞事先通知或声势浩大的检查,.而必须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或抽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要处理得当事者心痛、旁观者心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除违章操作。

3. 违章操作行为的防范措施

想要预防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教育

管理人员通过观察现场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的分析和现场的讲解,再结合安全规程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职工的违章行为。纯理论的教育不能加强职工的认识,而且很容易忘记,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将日常工作的违章行为--记录在案,将记录的内容定期分析,定期汇总总结,通过个人、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使职工学会认识每一项工作的危险点,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危险点都不同,甚至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进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危险点都不一样,着重通过提高职工自己的认识来防范事故的安全隐患,是安全工作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必须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同时还有赖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指导。

(2)加强现场的监督的力度

加强现场的监督、监护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很容易在专注某一项工作的同时,而忽略了另一个危险点而造成事故,监护、监督不到位也是事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护人必须在开展工作前,进行现场危险点的分析。并将危险点一通告工作人员。工作或操作的人员必须服从监护人合理的要求。同时根据有关规程以及现场工作的经验,监护工作必须遵从以下原则:监护人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不应该进行监护以外的其他工作,而且监护人的业务素质、安全意识必须要比施工人员高.

(3)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企业得以安全、稳步发展的保障。在企业管理中,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时,难免会有疏漏。为此,提高每一个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尤为重要,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平时及现场工作的培训,在工作任务不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时候,多组织业务水平较低的职工进行施工、操作训练,让业务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在旁边指点来提高整体素质,让每一个职工都能认识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才是安全、正确的,有利于发挥职工的能动性,让职工能互相提醒,避免因为监护人的疏忽而造成事故。

总的来说,要安全生产,必须要使职工具备以下条件: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有互相监督的能力。同时,要使职工具备以上能力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按有关的规定严格要求,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学习,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而且,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才能防范一切安全生产事故的。

  1. 违章行为分析与控制[J]. 曾令荣.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6(06)

  2. 试论违章行为及对策[J]. 朱万群. 安全.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