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危压疮患者提供术中压疮护理对压疮发生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9
/ 3

为高危压疮患者提供术中压疮护理对压疮发生的效果分析

周雯雯 周福花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 841000

摘要】目的:为高危压疮患者提供术中压疮护理对压疮发生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高危压疮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标准上实行压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压疮风险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较低,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危压疮患者护理中实施压疮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压疮护理干预;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

压疮是临床手术治疗患者当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皮肤功能受损,在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的情况下使得血液流通受阻,再加上营养缺乏,就会导致皮肤出现破损和坏死现象。相关研究显示,针对高危压疮患者,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期间强化患者的护理管理,注重压疮护理干预,就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压疮的概率。本文开展此次研究,旨在探讨压疮护理干预在高危压疮患者应用过程中患者压疮发生率的管控作用进行探讨,以下就具体护理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高危压疮患者100例,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常规组的5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4:26;平均年龄为(48.35±5.58)岁。实验组的5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3:27;平均年龄为(46.37±5.1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此为标准实行压疮护理干预。

术前预防:加强术前预防工作,在实施护理期间,详细告知可能出现的压疮,让患者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针对患者产生的恐慌积极展开疏导,缓解出现的负性情绪。对于压疮率发生较为普遍的位置,要指导患者积极表达采取预防措施,通过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增强皮肤的抗压性,从而降低术后出现压疮的概率[1]

术中干预:在实施手术治疗期间,要采取控温毯,对于手术治疗期间应用的液体如果无特殊情况即可采取加温处理,避免在低温因素下导致血液循环受限引起的压疮。在实施手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全身接触床面。注重手术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适时指导患者调整体位,做好局部皮肤的消毒工作,在管路处采取减压措施,骨凸位置处使用创压贴[2]

术后评估:针对实施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要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压疮风险,做为巡检护士,要再次对患者的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实时记录,在临床资料交接的过程中,针对患者存在的压疮风险也要进行全面交接。针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要积极落实对症处理工作,降低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出现压疮的概率。

    1.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压疮风险评分:从术前压疮风险以及术后压疮风险进行比较,采用Braden评分法对压疮进行评分,总分为23分,分数越低表明存在的压疮风险越大。压疮发生率:根据 NPUAP压疮分期标准进行比较,压疮程度依次为为Ⅰ期、Ⅱ期、Ⅲ期、Ⅴ期。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评分等级分别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评分范围依次为80~100分;60~79分;60分以下[3]

    1.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对高危压疮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压疮风险评分,表示为(5f2fd0b419c66_html_79463958c557fc30.gif );用(n/%)表示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压疮风险评分

实验组护理后的压疮风险评分得到了显著的好转,P<0.05(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压疮风险评分(5f2fd0b419c66_html_79463958c557fc30.gif

组别

例数

术前压疮风险

术后压疮风险

实验组

50

14.16±2.15

16.35±1.32

常规组

50

14.24±2.32

10.28±1.41

T

0.1788

22.2223

P

0.8584

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显著,P<0.05(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Ⅰ期

Ⅱ期

Ⅲ期

Ⅴ期

总概率

实验组

50

1

0

0

0

1/50(2.00%)

常规组

50

3

2

1

1

7/50(14.00%)

X2

4.8913

P

0.0269

2.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三)。

表三: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常规组

50

20

20

10

80.00%(40/50)

实验组

50

29

20

1

98.00%(49/50)

X2

8.2737

P

0.0040

3 讨论

对于临床当中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术中压疮的概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患者在长时间内处于同样的体位,从而在手术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下,就会增加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4]。在本次研究当中,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高危压疮患者实施压疮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压疮护理干预在高危压疮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患者在实施护理后的压疮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明显较低,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价值显著。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全面落实了手术治疗风险评估,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方法的角度出发,针对可能诱发压疮的风险进行预估,积极落实安全防范工作,以此来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5]。在实施手术治疗期间,注重了患者的肢体保护工作,通过术前指导,提升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促使治疗过程能够安全有序的进行,从而在一定的基础上缩减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6]。由此可见,针对高危压疮患者,在实施治疗期间,全面对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积极的采取预防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的同时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对高危压疮患者采用压疮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实施护理后出现压疮的风险,为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蔡慧.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33-5234.

[2]邢文昱.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93-95.

[3]吴小红.医院应用目标管理对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3):150-151.

[4]欧阳媛媛,陈春兰,钱丹.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5):53-55.

[5]管苓伶.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8,7(03):103-105.

[6]宋娟.对手术患者进行FMEA压疮风险管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中压疮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3):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