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2

浅谈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分析

1 刘春梅 2 田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探析有效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妇科常规护理,但一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有效的沟通,共有34例,将其分到观察组;另外一部分单纯接受妇科常规护理的分到对照组,共计34例。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和SDS评分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妇科常规护理+有效沟通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患者满意度,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无论是SAS评分,还是SD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有效沟通的方式应用到妇科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妇科;护理;有效沟通;应用

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到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受医学服务的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就妇科护理而言,其较为特殊,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操作技术、专业的妇科知识等,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以此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就临床护理沟通而言,其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并保证沟通方法的及时有效,让患者通过沟通有所收获。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对照,以此探析有效沟通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4月。所有的患者均接受妇科常规护理,但一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有效的沟通,共有34例,将其分到观察组;另外一部分单纯接受妇科常规护理的分到对照组,共计34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23-59岁,中位年龄为(42.39±6.27)岁。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22-59岁,中位年龄为(42.66±6.35)岁。

    1. 方法

本研究对象均接受妇科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指导和疾病宣传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沟通,具体方法如下:

1.2.1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语言沟通

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表达完成和患者的沟通[1]。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心理状态,通过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促进护患沟通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在采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从患者的语言表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分析出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以此为基础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另外在沟通的过程中护人员需要和患者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当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时,需要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逐个进行引导。此外,为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客观了解,在和患者沟通前,可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观察患者内心变化,并给以患者一定的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非语言沟通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可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并控制好动作和表情,以这种状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通过轻柔的肢体动作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比如按摩、抚触等动作给予患者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般的关怀。

    1.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SAS评分和SDS评分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1.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是本研究中重要数据,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故使用计算机录入所有资料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使用n(%)和(x±s)进行描述,比较时分别使用X2和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比较

100.0%(34/34)、82.35%(28/34)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相比之下,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4

26

8

0

34(100.0%)

对照组

34

21

7

8

28(82.35%)

X2

3.786

P值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无论是SAS评分,还是SD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34

47.76±3.27

49.67±3.86

对照组

34

55.26±3.11

58.24±4.08

t

4.321

4.876

P值

<0.05

<0.05

3 讨论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人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就要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导致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导致女性妇科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妇科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较为严重[3]。然而医院妇科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压力会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多种不良情绪的发生,不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患者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另外,一部分不良情绪来源于对疾病的担忧,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压力。由于这些不良情绪会阻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因此临床中处理进行针对性治疗往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4]。就护患沟通而言,其是现代新型的护理理念之一,在护理过程中要将患者作为工作的中心,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护理忽略沟通的范畴。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护患沟通,能够对患者的基本情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患者具体情况的评估,从而实施全面性且具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保证患者能够对治疗环境和疾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以此缓解患者的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本研究表明,采用妇科常规护理+有效沟通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患者满意度,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无论是SAS评分,还是SD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将有效沟通的方式应用到妇科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秋粟.简析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合理利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158.

[2]吴红. 简析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6):39.

[3]姜丽丽. 浅谈妇科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应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8):116.

[4]裴永兰. 有效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