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经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4
/ 2

县域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经验分析

王彦瑶

国网阿鲁科尔沁旗供电公司 内蒙古 赤峰市 025550

摘要:电力设施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电力设施的建设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统一,提前做好项目

前期对接工作,保障电力项目布点落地,避免电力设施的重复建设与改造,意义非凡。本文以巴东县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为例,总结县域电

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经验,为今后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滚动修编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经验

一、遇到的主要问题

1.1资料收集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各单位编制规划都是自行组织,编制规划的时间点不同,进行滚动修编的时间也不统一,造成部分规划资料参考性不大或缺失。如本次电力布局规划收资过程中,了解到乡镇规划为各乡镇自行组织编写,部分乡镇今年已经完成修编工作,能提供有效的规划资料;部分乡镇正在或未进行修编之中,之前的规划参考意义不大,未能取得有效规划资料。

另外,资料的收集需要大力支持配合,少数人员不一定积极配合,这需要编制人员发扬盯钉子的精神,打动人心,感动他,最后取得详实的资料,当然,部分材料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取得。

1.2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各规划衔接的问题。比如说对同一地块的用地性质划分,规划局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编写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林业局编制的林业发展规划各不相同,对我们进行变电站选址造成困惑。这种问题一是各部门编写规划时与其他部门衔接程度不够,二是进行滚动修编的时间点不同,有的地块已经对用地性质进行调整,但暂时未进行滚动修编,规划资料未及时更新造成数据不统一。

1.3审查审批中遇到的问题

审查审批中遇到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只管自己的专业规划而忽视了其他规划的要求。在评审中暴露的有些问题需要共同解决,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回避,但能策略的避开,下一步滚动修编中进一步的明确。审批必须依靠政府统筹,灵活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散审批、集中审批、函询审批、当面审批等多种形式。个别地方规划不明确、各方不敢明确态度的局部地方,只有依托下一步的滚动修编工作,不能纠结在点上,导致整体工作不能推进。

二、问题解决经验及建议

对于资料收集过程中,部分乡镇规划正在修编,未出最新成果的问题,在负荷预测时采用人均用电负荷预测法和电力负荷增长率预测法进行预测,规划项目保证满足负荷发展需求,线路走廊在现状路网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如在本次布局规划编制中,某乡镇完成最新修编成果,及时进行更新。对于收集的资料部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采用互相校核的方法进行处理。

布局规划中对于站址用地的问题,采用现场踏勘的方式,与属地村委会和供电所的沟通,选择最优站址位置,同时加强属地村委会和供电所对站址和电力走廊的保护意识。

审批环节中补充资料需要详实,清楚,附带说明需要突出重点,简洁清晰,各种前期佐证资料要齐全,减少审批环节中的阻力。建议各部门在进行规划编制和修编过程中,加强相互间的参与和衔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统一部署,联合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这个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力统筹推进。

三、主要做法及工作

3.1理清流程,确定编制思路

初期各设计人员深入研究该课题要求,明确目标,分析难点、拟定思路、制定程序、固化里程碑节点计划,打出时序表单,紧紧围绕时序表单开展工作,咬紧目标不放松,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有原则有依据的调整时序表,做到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专业规划,是把电力设施布局的计划与全县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及林地发展纲要等行政规划文件要求相一致。电力布局规划既要符合行政各块要求,又要充分具备电力专项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公司在提前拟定红头文件给各行政部门公函,请求各部门专业指导与支持,特别是要提前走访县政府办、县规划局、县林业局、县土管局及各乡镇分管城建规划的领导及部门专家,从程序上尊重各块的权威性,争取各行政部门的积极支持,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3.2基础资料收集

规划的编写离不开大量详实的基础数据的支持,政府各部门都有编制相应的规划,为加强各规划间的衔接,做到多规合一,在电力布局规划编制中需做好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政府方面:收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当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规划局方面:收集当地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各乡镇最新的集镇规划;国土局:最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林业局:最新的林业发展规划;统计局:最新的统计年鉴;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供电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其他相关技术规定、已有的电网规划资料,电网现状基础资料及历史电量负荷数据等。

3.3基础资料分析

基础数据收集完成之后,需要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析的深度决定编制的深度,从中提炼出需要的数据及对规划地区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当地政府的发展政策,发展方向及奋斗目标等。电力规划需紧跟政府政策,为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能源支持。了解县域重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为负荷预测提供依据。对总规及各乡镇规划中的电力规划进行全面分析,对合理的方案进行采纳,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了解规划区用地性质,为变电站选址时避让基本农田、矿产资源和防护林提供依据。了解旅游区的分布及发展方向,为负荷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在变电站选址及高压廊道的规划时对景区核心区进行避让。了解当地的统计数据,以便于进行基础数据互相校核,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3.4规划文本的编制

确定规划范围、规划年限;确定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明确规划目的和规划目标。对规划区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对现状电力设施进行统计分析,对现状电网结构进行分析,找出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在规划中针对问题规划项目解决。

进行负荷预测。负荷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弹性系数法、人均用电负荷预测法、电力负荷增长率预测法等。考虑到县域规划面积大,各地块差异化较大,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校核。对于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宜根据各地块用地性质采用负荷预测法对远期负荷进行预测。对于乡镇农村地区,采用电力负荷增长率预测法,并将其划分为自然负荷和大用户负荷分别预测。同时采用人均用电负荷预测法进行全域预测,同上述方法互相校核。最后对多种预测方法的结论进行等权平均,得到最终负荷预测结果。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现状电力设施情况,得出需要规划新增的变电站数量和容量。确定变电站布点原则,根据负荷分布情况和土地规划情况初选地块进行布点。联系属地供电所及属地乡镇府、镇直土管、林业及村镇办和当地村委会,组织现场踏勘,确定站点和线路廊道,测量大地坐标,以便于后期站址和廊道的初选方案。

确定电网规划原则和目标网架结构,根据现状电网结构和新增变电站布点情况,规划线路和廊道接入系统,加强网架结构。确定当地各种输变电项目的单位工程综合单价,根据规划项目的工程量和单位工程综合单价,得出投资估算结果,其估算计价及测算严格依据国网公开发布的典设和文件依据进行,坚持依据、符合标准,估算有据,测算相对准确。

结语: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电力设施用地和线路廊道问题,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投资。电网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规划方案能否最终落地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及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滚动修编,是最科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罗春景,周韵.县域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经验分析[J].智库时代,2018,164(48):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