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导向的电网企业“三建三促”财税管控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基于风险导向的电网企业“三建三促”财税管控实践

成子秀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安徽 池州

摘要:电网企业作为资金、资产密集型的中央企业,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多年以来一直是社会监督、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的重要对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司面临着更加严格和专业的税收监管。这就需要统筹运作财税管理资源,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服务于公司经营决策。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风险防控

一、前言

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依法治企,从严治企,强化监督与制约,才能发挥国企应有的效率与活力。当前,公司经营发展面临新的形势。经济新常态深刻改变了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国资国企、电力体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将对公司治理机制、盈利模式、经营规模等产生深刻影响。中央巡视、国家审计、新一届监事会等为公司进一步依法从严治企明确了法纪边界,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新的内外部形势导致公司财务管理的边界条件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要求财务集约化不断创新发展。依法纳税和管理是公司依法治企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模式必须要向集约化、精益化管理推进。公司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以下做法将税务管理水平推向新台阶。

二、税务风险防控对策

(一)重风险、勤自查,建税收风险抵御机制。公司在日常管理中,注重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将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思想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中;利用财务管控信息化平台,开展税务管理模块的实时监控活动;成立税收自查工作小组,对以前年度的税收工作进行自查。同时还通过财务管控平台,抓取生产成本发生数及对应的税额,计算其综合税率,通过模板的设计及EXCEL函数的运用,能较直观的反映公司“营改增”的落实情况。

1.重风险识别,以信息化平台管控

公司在日常管理中,注重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加强风险管理政策的宣贯力度、建立风险管理工作宣传和培训常态化机制,将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思想融入日常经营活动中。公司建立以公司领导与部门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财务资产部,分九个专业组进行全面风险管控与决策。公司利用财务管控信息化平台,以“月度在线稽核、季度专题报告、年度评价报告”方式开展税务管理模块的实时监控活动。以全面风控管理委员会为抓手,信息化手段为平台,逐步形成税收风险管理常态化管理机制,为进一步税收筹划活动奠定基础。

2.勤开展自查活动,实行自查常态化

公司成立税收自查工作小组,对以前年度的税收工作进行自查,自查内容包括税务基础管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种的申报及缴纳情况,发票管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等。同时建立税务风险报告制度,涉及重大税务风险,需要报公司领导层决策。每年年初,公司组织所属县公司对前3年税收管理情况进行自查,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边自查边整改的方式,促进公司税收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益化,公司在内外部各项监督检查中,税务管理方面均未出现较大的涉税风险。

  1. 厘职责、聚分力,促财税管理水平提升。

税务管理是一项全局性工作,贯穿在各项经营活动中,体现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开具发票、结算货款等整个交易环节,涉及部门较多,虽然各个部门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必须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界限,在工作的配合上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更好的服务公司经营管理。公司按税种划分各部门职责界限,例如合同签订部门主要负责合同中关于含税价格、税额、税率、发票种类等;办公室主要保证所有的合同、协议等都纳入经法系统中管理;财务资产部负责按时缴纳税费、主动备案税收减免事项 ;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代扣员工各种形式的收入所得个税。

  1. 政策,梳流程,建财税基础管理体系。

为应对税务管理政策的变化,制定关于发票管理、直购电退费、分表用户开具发票相关对策,较好的应对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涉税风险。

(四)重理念、融日常、促税收风险筹划能力。

税收筹划的最高境界是将税收筹划融于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涉及项目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下面以项目全过程税务筹划管理为例。

1.联合评审项目,划分资本性与成本性支出

项目可研评审环节,财务专业与项目主管部门一起,借助经研所专业力量、深入开展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审工作,严格落实项目可研(方案)批复文件财务业务联签制度。在项目评审过程中,财务定位准确,依据现行监管环境下有效资产认定口径,准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成本性支出,提出财务评价意见,可有效避免资金性质划分不准确带来的税务风险等风险,有效发挥财务监督与控制作用。公司主要通过严格区分大修类成本性项目和技改类资本性项目,从项目源头管理环节控制税收风险。项目可研财务审核主要考虑后续支出是否达到原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50%且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2年及以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严格纳入技改项目,避免日后所得税税务风险。

2.抓牢招标和合同,规范价格和发票信息

在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环节,对于增值税应税业务,在招标环节要求在报价书中约定含税报价及税率,在同等报价下选择对公司节税有利的供应商,一般要求业务部门把“是否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选择供应商的考虑因素;在合同签订环节也要求注明含税价格与不含税价格,并在合同中约定提供发票的类型,以从法律保护角度维护公司利益。

3.规范工程转资及时性,促进税收筹划关口前移

在工程竣工决算、转资环节,公司工程财务管理要求工程项目必须在投运当月进行预转资,不能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折旧延迟,所得税提前缴纳的问题。在输配电价改革的环境下,及时转资有利于增加有效资产额度;创建设备资产时,根据账、卡、物一致性原则,按设备明细类别创建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5000元以下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重点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摊销政策的执行,同时可避免不同类别资产折旧年限不同引起的所得税风险。

(五)重沟通、抓培训、建内外和谐纳税氛围。通过开展税务知识大讲堂、培训讲座、网页宣传、微信平台交流等方式,给员工宣传和讲解相关的税收政策。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专题培训,不仅加强了职工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营造了内部和谐的纳税环境,进一步提高前端业务人员的财税知识水平,使前端涉税业务开展得更加规范。

(六)争政策,谋利益,促公司降本增效。公司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争取了各种形式的财政资金返还,主要包括稳岗补贴、个税手续费返还等财政资金。

三、结语

通过上述主要做法,不仅防范了税务管理的风险,公司进项税抵扣还上升到一个新水平;通过研究相关税收政策,落实了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该享受的政策一个不落,同时加强政企协作,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政策;通过有力的风险防范措施,在为公司降本增效的同时,树立了良好的国企形象。

参考文献

[1]颜锵:《电网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业改革与管理》,2017年第9期。

[2]赵治钧 张素菊:《电网企业税务管理模式研究》,《纳税》,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