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孔德远

曲靖嘉信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55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且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工程,同时其也是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我国绿色环保发展方针的提出,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中,必须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从而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合理控制。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功能;作用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的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极大的促进了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以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等方法来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程度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通过地方政府以及水利水电项目管理部门相互合作来提高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可行性,以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地方社会经济的的协同发展。

一、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水电能源,而且在防洪减灾上也有巨大作用。在遇上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恶劣天气,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有效减少其气候对环境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减慢水循环的速度、降低水汽交换的速度,并减弱污染物扩散和迁移的能力,对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同时由于因为水库的面积大,且水流速度缓慢,改变了水温结构,使得蓄水的水温与天然河道的水温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而且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往往比较大,土方开挖等施工对陆地动植物的生存条件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此外,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可能对当地的地质结构产生影响,并导致崩岸和山地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发生,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研究。

在水利工程中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不仅能够对工程影响范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充分掌握污染物以及污染源的类型和分布,明确环境质量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可以对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的预测,并以环境影响为出发点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是项目建设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基础[2]。同时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以环境保护法规为基础,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施工过程中提出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以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充分反映公众意见,因此其也是政府、水利工程项目部门和群众间相互沟通协调的重要渠道。

二、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做好库区水土流失监测

在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保持做好监测工作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性工作,在治理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监测数据可让国家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和减少社会的经济损失起重大作用。如果监测工作不到位,数据准确性不高或者不全,那么对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也自然不会好。准确的监测数据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保证,没有这些数据,我们水土流失的治理将成为专家所说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 至关重要的。否则水土流失对国家将造成重大恶果: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所以我们在工程建设中使终把监测数据看的十分重要。

(二)判断水体的分解净化能力减弱程度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还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分析水库水体是否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通过Dillon等模型来对库水的含磷浓度进行计算分析,同时还可以选择条件类似的其他库区作为参考,并采取类比分析等方法来提高富营养化预测的准确性[3]

(三)对水库以及相关河道水质进行预测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对水库水体以及其下游河道的水质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根据年径流量、含磷总量、以及所掌握的各种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等结合库区范围内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发展规划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来预测水库水体的水质。同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下游河道水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还要根据出库浓度以及下游地区的环境、社会经济情况等构建水质模型,从而对下游河道水质进行科学预测,以便为下游地区的水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为移民规划提供参考

由于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进行移民,因此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对移民规划的合理性进行烟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减少对移民生化的影响,避免引起社会矛盾。

(五)预测下泄水温度变化

当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开始蓄水后,在春夏两季,沿水深方向往往存在明显的水温变化,当大坝泄流时可能会影响河道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对库内水温的垂向变化以及下泄时的沿程水温变化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

[4]。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实际运行调度情况、库区以及下泄沿程地区的气象条件以及入库来流等参数来进行计算分析,以确保下泄低温水的具体影响范围,并为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六)通过监测为政府等提供下泄流量做好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影响下游地区的用水,因此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为下泄流量的合理控制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月平均流量进行计算分析,并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技术文件,作为为水利工程库容的确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的数据参考。

(七)减少自然和社会损失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往往需要淹没大量的植物、耕地,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论证和调查研究,为相关的处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5]。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淹没范围内的动植物分布和载量、村镇建设以及农田情况等,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量以及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的计算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补偿以及扶持建议,以尽可能的保护环境和降低损失。

提出建立环境保护方案和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还需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为相关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建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也能够根据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来进行保护区的分级划分,并确定不同保护区的界限以及保护目标。同时应根据保护目标来制定开发建设的控制措施方案,建立实施补偿机制,并通过环境保护方案的科学制定来为水库水质提供可靠的保障。使其能为国家和社会能长期可持续的服务,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大、所以我们必须把自然性和社会性考虑相结合。从而减少,降低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必须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精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最大程度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将这项工程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才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翌佳.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作用[J].环境与发展,2018,3005):14-15.

[2]王静逸,温明.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71.